在湖南漢壽縣坡頭鎮鴨子港中學,有這樣一位老師,她用多年的堅守,詮釋了什么是“愛生如子”。她就是徐曉麗,一位被孩子們親切稱為“媽媽老師”的鄉村教育工作者。
徐曉麗的家在學校宿舍四樓,這套不足60平方米的小屋,簡樸又陳舊,木門木窗,掉漆的書柜和書桌,卻承載著無數孩子的溫暖回憶。自2003年,她家接進了第一個孩子后,就有一個房間專門留給那些需要特別照顧的學生,這個小小的家前前后后成了44個孩子的“避風港”。這些孩子里,有的孩子是孤兒,有的身患殘疾……他們都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歸屬感。

徐曉麗和學生們在一起。湖南省文明辦供圖
44個孩子的“第二個家”充滿愛與溫暖
2003年,從教10年的徐曉麗調任到鴨子港中學。開學時,發現班上有名學生小東沒來報到,她趕到學生家了解情況得知,孩子的父母離婚多年,雙方都重組了家庭,因無人照顧,小東便產生輟學的念頭。得知原委后,徐曉麗心里一酸,把小東接到了自己家里,一住就是3年。小東成了第一個住在她家的學生。
“最開始,僅僅是覺得孩子可憐。慢慢的,發現這樣的方式很有效?!毙鞎喳愓f,小鎮的人以外出務工為主,不少孩子缺少父母關愛。她看在眼里,之后便堅持在每學期開學前,對學生進行一次家訪?!斑@樣就能了解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我把一些條件特殊的孩子接到家里,和我同吃同住,陪伴著孩子們成長?!?/p>
小敏父母離異后,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初一那年,奶奶病逝,小敏變得沉默寡言,如同一只受傷的小鳥,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徐曉麗在一次家訪中得知了小敏的情況,她的心被深深觸動了。她毅然將小敏接到自己家中,用愛為她筑起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在徐曉麗的呵護下,小敏逐漸走出了陰霾。徐曉麗不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她,還在學習上給予她悉心指導。她耐心地為小敏講解難題,鼓勵她勇敢面對生活的困難。慢慢地,小敏從一個內向的女孩成長為一個陽光開朗的少女。她不僅順利考入高中,還在高考中取得了五百多分的好成績,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小游的故事同樣感人。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人將他轉到離家一百多里路的鴨子港中學。小游平時住在寢室,每到雙休日或假期,徐曉麗就把他接到家里輔導學習。徐曉麗的家成了小游的另一個溫暖港灣。在這里,他不僅得到了學習上的幫助,更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徐曉麗為他洗衣、做飯,關心他的生活點滴。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小游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高中,如今已研究生畢業,開啟了自己的事業征程。
徐曉麗的家,對于這些孩子來說,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地方,更是充滿愛與溫暖的“第二個家”。孩子最多的時候,三張床擠滿了房間,徐曉麗與丈夫毫不猶豫地讓出了主臥,甚至動員兒子假期住到長輩家。寒暑假期,她開設免費輔導班,為孩子們補課、洗衣、做飯,多年來分文不取。每個學期,徐曉麗還會自掏腰包,購買上千元的獎品激勵學生……她的付出,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孩子們的成長之路。

徐曉麗給孩子們補習功課。湖南省文明辦供圖
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展現自信
在徐曉麗的課堂上,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受到了平等的關注和尊重。她深知,這些在鄉村長大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需要被一視同仁地關注,才能擁有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我在課堂上要尤其注意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展現自己,找到自信?!毙鞎喳愓f。她總是主動創造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發光發熱。她相信,只有感受到被珍視,孩子們才會有力量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徐曉麗用耐心和智慧,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習中找到自信。她常說:“如果說教書是手段、是過程,那么育人是靈魂、是指針?!痹谒囊龑?,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
毫無保留傳授自己的教學經驗
生活上,徐曉麗愛生如子、心慈如母;工作中,她更是公認的教學能手。每節課前,她都下足了功夫,精心備課,以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年來,她的手寫教案堆起來有一人多高。不論工作多么繁重,她總能把每一項工作做到極致。

徐曉麗分享教學經驗。湖南省文明辦供圖
在鴨子港中學,徐曉麗不僅是孩子們的“媽媽老師”,也是許多年輕教師的師父。她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心得,帶出了一大批愛崗敬業的教學新星。這所名不見經傳的鄉村中學,一躍成為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優勝單位,學校連續多年出現學生“回流”潮。
“看到孩子們越來越好,就是我最開心的事了?!毙鞎喳惸樕涎笠缰腋:蜐M足。她用多年的堅守,詮釋了鄉村教師的初心與使命。她的故事,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鄉村教育的前行之路,也溫暖了每一個孩子的心。(記者:劉朝靈 通訊員:李張念)

2024年第四季度
徐曉麗榮登“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