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越管越寬”!他把義務巡邏隊干成鄉村“萬能服務站”
他牽頭建立義務巡邏隊、消防隊守護全村,巡邏、救火、救送病人等,樣樣都干……他就是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義務巡邏隊隊長李濤。
李濤帶領隊員,穿梭在轄區鐵路沿線開展常態化巡邏。湖北省文明辦供圖
義務巡邏隊的誕生
2006年,李濤帶著對家鄉發展的憧憬返鄉養豬。然而,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丁店村地處偏遠,處于兩縣交界,復雜的地理環境給盜竊團伙提供了可乘之機。短短半年,李濤家就被“光顧”了三次,財物損失不說,他關注到村民們的安全感也因此受到影響。李濤深知,要想讓村民們安心生活,必須采取行動。
經過深思熟慮,李濤拿出自己的積蓄,買來迷彩服、手電筒、膠鞋和一輛二手吉普車,拉上6位熱心村民,正式成立了義務巡邏隊。白天,他和妻子馬娟一同種田、經營小酒廠,到了夜晚,他便帶領著隊員們穿梭在鄉村的小路上。起初,村民們對這支義務巡邏隊半信半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巡邏隊的付出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經過幾年的發展,義務巡邏的范圍逐漸擴大,從丁店村擴展到麻城鎮朱廟、雷集等8個村。
村級消防隊的組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電磁爐等大功率電器走進了普通家庭,意外火災事件也隨之增加。麻城鎮沒有消防站,而從掇刀區消防車趕到雷集片區的8個村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這無疑給火災救援帶來了巨大的挑戰。2015年,李濤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問題,他買來一輛灑水車,改裝成消防車,在公安、消防等部門的支持下,建起了一支村級消防隊。
每當火災突發,李濤總是沖鋒在前,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化解群眾的“燃眉”之急。有一次,丁店村村民杜秀珍家的養豬場因電線老化起火,危及上百頭豬。當時已是凌晨3時,李濤接到電話后,迅速和另兩名義務巡邏隊隊員駕駛消防車趕到現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奮戰,終于將火勢撲滅。望著被燒傷的幾頭豬,杜秀珍感激地說:“多虧了李濤和義巡隊,要不是他們及時趕到,我的養豬場就全完了?!币蛳佬Ч@著,掇刀區還獎勵了巡邏隊一輛消防車和機動水泵等設備,這無疑是對他們工作的最大認可。
李濤帶領隊員成功撲滅村內養豬場火情。湖北省文明辦供圖
義巡隊的多元發展
村里的獨居老人不少,他們是李濤最牽掛的群體。丁店村村支書陳剛介紹,村里有近百名獨居老人,李濤帶領義巡隊,經常上門查看,幫忙搶種搶收,有時還自掏腰包給老人送藥送物。有一次,丁店村八組村民馬冬冬的父親因腦卒中摔倒,當時大雪凍雨交加,夜黑路滑,家里又沒車。馬冬冬慌亂之中撥通了李濤的電話。李濤趕到后,迅速將老人送到15公里外的麻城鎮醫院。經過十幾天的救治,老人轉危為安。馬冬冬感激地說:“多虧了李濤,要不是他,我父親可能就沒命了?!?/p>
19年來,李濤的手機號從未換過,手機里存著近2000多個號碼,每個號碼他都能叫出名字。這些號碼,都是他的“親戚”。只要電話一響,他就會立刻沖出門去。2016年10月,村民李德貴因心臟病倒在家門口,接到求助的李濤第一時間趕到,將李德貴送往醫院。雖然在麻城高速橋下,老人最終還是在李濤懷中不幸去世。李濤含淚幫李德貴家人料理后事,這份情誼讓村民們銘記在心。
2021年5月,荊門市公安局高新區·掇刀區分局在全區啟動“一村一輔警”工作機制。李濤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報名,經考核成為麻城派出所一名駐村輔警。
如今,李濤帶領著義巡隊“越管越寬”,包括義務巡邏、矛盾調解、法治宣傳、消防滅火、群眾救助等。
農忙季節,李濤擼起袖子,幫助轄區困難群眾插秧干農活。湖北省文明辦供圖
雷鋒精神的延續
“關鍵時刻,義巡隊幫了我,我要把愛心傳承下去?!边@是村民杜秀珍6年前加入義巡隊時的初衷。如今,她每周都積極參加義巡隊的活動。馬冬冬今年在家照顧父親,一有時間就和李濤一起看望獨居老人李家杰,還幫老人搶收玉米。在李濤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義巡隊中來。19年來,“義巡隊”風雨無阻地巡邏1400多次,開展政策宣講200余場,調解問題矛盾310余起,幫助村民應急解難300余次,幫助周邊20多個村莊共撲滅各類火災43起。
如今,義巡隊隊員增至百余人,守護范圍覆蓋麻城鎮雷集片區8個村,面積達70多平方公里。麻城鎮21個村均組建起義務巡邏隊,人數達240多人,各村之間相互配合,成為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力量。
李濤常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直做好事難?!钡?9年來,他卻用青春熱血、用一件件好事續寫著“雷鋒日記”。(記者:劉朝靈 通訊員:趙一凡)
2024年第四季度
李濤榮登“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