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他的足跡,用光影傳遞愛與希望-中國文明網

踏著他的足跡,用光影傳遞愛與希望

發表時間:2025-03-21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做一件事或許不難,但一輩子堅持做一件事卻實屬不易。若夫妻二人攜手并肩,共同堅守一項事業,那更是難能可貴。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紅巖鎮班局村委會小山頭村,就有這樣一對令人敬佩的鄉村電影放映夫妻——茶應明和李玉華。

  “只要電影還放著他就還在”

  茶應明,小名“了土”,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老土”。1980年,茶應明被電影中的精彩故事深深吸引,于是主動請纓,成為了生產隊的電影放映員。

  同樣熱愛電影的李玉華與前來放映的茶應明因電影結緣,并最終成為了一生的伴侶。從黃昏到深夜,這對夫妻攜手穿梭在紅巖鎮108個村莊之間,累計播放了4000余場電影,吸引了上百萬觀眾,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紅巖鎮人度過了無數難忘的時光。

  茶應明生前給學生們放電影。彌渡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 李武華 攝

  李玉華對與丈夫共同放映電影的日子記憶猶新:“那時,村里人最喜歡看電影。我們一到村里,孩子們就笑著跑過來,村民們也笑著問:‘老土,又帶了什么新電影來?’然后大家會幫忙搬東西,那場面真是讓人高興?!?/p>

  “當時雖然工資只有18塊錢一個月,但我們做得很開心?!崩钣袢A回憶道。那些年,路不好走,放完電影后天色已晚,李玉華不放心丈夫獨自回家,便時常陪伴左右,幫他打下手、壯壯膽。

  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電視機、碟片、錄像室的興起,農村電影院逐漸走向沒落。夫妻倆的“電影夢”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們并未放棄,而是另辟蹊徑。

  2011年,大理州成立了星影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加上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政策扶持,夫妻倆重燃熱情,再次投身電影放映事業。這次,他們使用的是輕便的數字電影放映機,放映效果也大大提升。他們還購買了面包車,走鄉串戶,為村民們帶去更多精彩的電影。

  “你以后幫我繼續做下去吧” 

  命運似乎并不眷顧這對夫妻。2015年,茶應明不幸患病。在與病魔抗爭的5年里,他依然堅持每月到村里放電影。

  病痛的折磨讓他痛苦不堪,但他卻從未放棄。寒冬臘月,他忍著刺骨的寒風和鉆心的疼痛,依然堅守在電影機旁。李玉華回憶道:“他所有的衣服都還很新,唯有肚子那塊被他撓得快爛了。但對他來說,只有摸到放映機自己才能‘活過來’。一到了放映點,和村民們說說話,他的心情就變好了?!?/p>

  李玉華時常擦拭夫妻倆曾用過的老式電影放映設備。彌渡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 李武華 攝

  彌留之際,茶應明拉著李玉華的手,用盡最后的力氣說道:“我一輩子都愛放電影。能堅持的話,你以后幫我繼續做下去吧。放電影能給別人帶去快樂,也能讓日子過得更充實一些?!?/p>

帶著丈夫的遺愿,李玉華在2020年接過了丈夫的“接力棒”,成為了紅巖鎮新的鄉村電影放映員。

  “夫妻檔”幕布后的接力堅守 

  一個人的電影放映道路充滿了困難與挑戰,但李玉華從未退縮。她耐心勸說兒女支持自己的工作,用兒女給她報名學車的錢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拉設備;她努力克服體力上的困難,將50多公斤的設備分幾次裝卸;她還兼職了村小學食堂的工作,為了兼顧工作和家庭,她拼命擠時間,忙碌于家庭與放映點之間。

  李玉華開著三輪車去放電影的路上。彌渡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 李武華 攝

  “開始確實很難過,到村里放電影時仿佛總是能看見他(荼應明)的影子。有幾場電影幾乎是在流淚中放完的?!崩钣袢A說道,“但是,我覺得只要電影還放著,他就還在?!?/p>

  如今,像這樣的鄉村廣場電影,李玉華每月都要在紅巖鎮轄區放映12場。在村民們觀看電影的同時,李玉華和小孫子靜靜地守護在電影放映機旁,仿佛也在守護著丈夫茶應明的遺愿。

  李玉華抱著小孫子在放映現場。彌渡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 李武華 攝

  “放映員的工作不輕松,沒想到玉華把這個活兒接過來了。他們倆感情非常好,提起他倆的事情,我們都覺得很感人?!币慌缘拇迕窀锌卣f道。

  而李玉華則堅定地表示:“只要社會還需要,身體條件還允許,不管再難,我都一定會把電影放下去?!痹诩胰说闹С趾痛迕竦臒崆橹?,李玉華繼續著她的電影放映事業,用光影傳遞著愛與希望。(記者:高晟寒 通訊員:李武華 羅興武 賈宇松)

2024年第三季度

荼應明、李玉華榮登“中國好人榜”

【責任編輯:高晟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