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我愿成為孩子們的眼睛,帶著他們看外面的世界。等年齡大了,我愿教過的孩子們回到家鄉,和我分享世界的精彩……”
這是一名鄉村小學教師的心愿。他的名字叫彭玉生,今年48歲,是湖北十堰丹江口市龍山鎮彭家溝小學校長,至今已經堅守庫區小學28年。

彭玉生帶孩子們在操場畫畫。新華網發(丹江口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彭家溝小學位于丹江口水庫腹地,三面環水、一面靠山,長期承載著周邊5個村、300多戶家庭的基礎教育重任。1996年,師范畢業的彭玉生放棄擇優進城考試,選擇回到家鄉彭家溝小學任教,從此就再也沒有離開這里。
家訪是老師的職責,白天上課晚上家訪是彭玉生多年養成的習慣。以前,當地交通不便,彭玉生就自己買了一輛摩托車,晚上家訪騎出去就是10多公里。他特意準備了手電、雨傘、雨靴,經常帶在身邊。由于山路崎嶇難行,摩托車胎經常被扎破,彭玉生還自備了補胎工具。
有一年秋季開學,彭玉生發現學生小琴沒有到校,當天下午就到小琴家了解情況,不料被家長搪塞回去?!靶『⒆硬簧蠈W怎么行?”第二天、第三天,彭玉生一遍又一遍往小琴家跑,動員小琴抓緊入校。直到第四次踏進小琴家門,小琴父親才吐露苦衷:“家里實在沒錢了,指望小琴幫家里干活呢?!薄昂⒆颖仨毴ド蠈W!學費、生活費包在我身上,不讓你們拿一分錢?!迸碛裆鷪远ǖ卣f。就這樣,小琴重新回到了學校。
28年來,彭玉生家訪的足跡,踏遍學校周邊村子的溝溝岔岔。他曾多次被村里的狗追咬,也曾不慎掉進1丈多深的荊棘叢里,身上被刺破、腳被扭傷,就連鞋也丟了一只,但這都沒有阻止他的家訪工作。彭玉生先后勸返面臨失學學生50多人,用微薄的收入資助了40多名學生。

彭玉生和孩子們在一起。新華網發(丹江口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鄉村的孩子們從小接近自然,經常幫家庭做農活,質樸可愛,但很多孩子膽怯不自信,羞于開口。彭玉生就大膽創新,改變課堂形式。他開設《四季自然課程》,把教學搬到田間地頭、山坡操場,鼓勵孩子們大膽說、“玩”中學。彭玉生帶領孩子們在山間田野認野菜、找草藥,看害蟲、摸土壤;組織自制玩具比賽,孩子們撿起碎瓦片做陀螺、摘下扁豆夾做口哨……碧藍的天空白云飄蕩,蒼翠的群山鳥兒飛翔,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傳向遠方。
新穎的學習方式,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極大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在彭玉生引導下,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改變了性格,豐富了精神世界。他們自發成立詩社,用手中的筆生動描繪自己的生活。其中,二年級學生段欣怡寫的詩歌《家》,讓彭玉生不能忘懷:土地是小花的家/橘子樹是知了的家/石板是蜈蚣的家/我的肚子是肉包子的家/媽媽的心是我的家……

彭玉生給孩子們上課。新華網發(丹江口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鄉村的孩子,如何保持和外面世界同步?早在2009年,彭玉生就注重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幫助孩子們開拓視野。從彩虹花晨讀、智慧美育等互聯網課程,到學校智能閱讀區,再到華中科技大學的創客課程和機器人課程,庫區的孩子們在鄉村小小教學點里,也能盡情享受最前沿科技帶來的現代化教育氣息。
2004年7月,彭玉生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任命為彭家溝小學校長。多年來,他為彭家溝小學募集到價值50萬余元的體育器材、電子閱讀器、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等物資,改善了學校環境及教學條件。庫區孩子的命運,也在彭玉生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悄然改變。20多年間,彭玉生送走了一萬多名畢業生,從彭家溝小學走出的孩子,有180多人考上了大學,其中不乏各種名校?!翱吹揭慌鷮W生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我覺得很幸福?!迸碛裆f。
花謝了又開,人走了又來。轉眼間彭玉生從一名20歲的小伙子邁入不惑之年。不過,一直沒變的是他對孩子們的愛。在孩子們眼里,他一直是開朗樂觀總是面帶笑容的“大哥哥”。期間,彭玉生曾經教過的學生彭玖生畢業后主動回到彭家溝小學,和彭玉生成為同事,并肩教學。彭玖生說:“是彭老師的幫助,讓我有了今天的成就。我想像彭老師一樣,幫助更多家鄉的孩子學到知識?!?/p>

彭玉生和孩子們在操場上互動。新華網發(丹江口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隨著庫區移民搬遷和城鎮化工作推進,彭家溝小學學生由最多時候的400多人,減少到目前的3個年級10多名學生。2014年至今,彭家溝小學先后有15名優秀年輕老師,調往外面更好的平臺工作。彭玉生也有很多機會走出去,但他卻選擇了留下來。彭玉生說,農村教育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因為熱愛,所以自己快樂?!拔业拿\因知識而得以轉變,我希望堅持到最后一刻,用知識的力量去點亮更多山里孩子的未來?!?/p>

2024年第三季度
彭玉生榮登“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