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
那片綠意盎然的田野間
大寺人民法庭的雙語法官李欽城
常年行走其間

李欽城。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辦供圖
勇敢探索雙語審判模式
大寺人民法庭所管轄的
大寺、大直、貴臺、那蒙四個鄉鎮
是多民族散雜居的民族地區
其中壯族占70%以上
法律不熟、語言不通、交通不便
是當地老百姓打官司面臨的大難題
李欽城熟悉當地民族語言和風俗
在雙語審判模式上進行了勇敢探索與實踐
在他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
欽北區法院在大寺法庭率先設立
全國首個專門的壯語巡回法庭
試點并推廣壯漢雙語審判模式
隨后,民族團結巡回法庭應運而生
全面推行民漢雙語審判
一系列聯動工作機制
如雙語導訴、雙語家事調查員等
也相繼建立
為百姓提供了
更加便捷、高效的訴訟服務

巡回法庭調解現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辦供圖
每一次調解都認真對待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驅散夜色
李欽城就已經帶著他的“正義小分隊”
扛著沉甸甸的國徽
一路顛簸往大直鎮大利村趕
車窗外,晨霧繚繞
車內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討論聲
他們仔細分析案情
為即將到來的調解工作做足了準備
一到村里
雨點兒跟不要錢似的往下砸
可李欽城二話不說,蹭的一下就下了車
生怕讓鄉親們多等一秒
組織當事人座談,詳盡了解雙方訴求時
李欽城白話、客家話輪番上陣
就像鄰居大哥在聊天,那叫一個親切
在那個簡樸的民族團結巡回法庭里
雖然熱得跟蒸籠似的
李欽城卻跟沒事人一樣,鎮定自若
充分考慮雙方當事人訴求
及時緩和當事人情緒
他一邊擦汗,一邊調解
在較為其樂融融的氛圍里
問題也迎刃而解
民族團結巡回法庭調解取得初步成效后
李欽城又踩著泥濘,冒著大雨
跑到雙方家里實地看看
了解糾紛涉及土地、資產的實際情況
他說:“我們一個糾紛要到現場很多次
跟老百姓約好時間后
每一次都必須認真對待
絕對不能浪費老百姓的時間
增加老百姓的法律訴訟成本”

李欽城(左一)與同事們背上國徽行走在鄉間田野,巡回下沉辦案。張帆 攝
這成績,杠杠的!
“我們去到老百姓家里
多淋一次雨,他們就能少淋一些雨
講老百姓熟悉的語言
能更好地解決糾紛
讓老百姓感受到司法陽光的溫暖”
這幾年,李欽城帶著團隊
跑了160多次巡回辦案,家訪了130多次
整個轄區幾乎被他們翻了個遍
這成績,杠杠的!
在大寺、大直、貴臺、那蒙這四個鄉鎮
李欽城和他的團隊就是“行走的正義”
李欽城說
“在老百姓最熟悉的地方
說老百姓最熟悉的語言
距離近了,心也更近了
糾紛就好解決了”

李欽城帶領民族團結巡回法庭審判團隊到欽北區平吉鎮九佰垌農戶果園中進行巡回開庭。龐萍 攝
來,一起給李欽城法官鼓鼓掌
也給所有在基層
默默付出的司法工作者
點個贊!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
讓正義變得超接地氣
讓法治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

2024年第二季度
李欽城榮登“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