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舉-中國文明網
姓名: 王秋舉
事跡: 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類別: 敬業奉獻
省份: 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
時間: 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4-10-14 來源:敬業奉獻
字體:
打?。?/a>

  王秋舉,女,1985年10月生,中共黨員,吉林農業大學副教授、公主嶺稻漁科技小院首席專家。為發展黑土地的稻漁綜合種養事業,王秋舉扎根農村生產一線6年,創建吉林省特色稻漁綜合種養模式,讓農民畝產值翻倍,同時解決龍蝦苗種瓶頸問題,填補吉林省龍蝦養殖業空白,實現了吉林小龍蝦產業的從無到有。王秋舉曾榮獲“全國科技志愿者服務先進個人”等榮譽。

  書寫鄉村振興“巾幗篇章”

  為發展和推廣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解決吉林省河蟹小、龍蝦養殖空白的瓶頸問題。自2018年起,王秋舉帶領研究生駐扎在公主嶺南崴子村,從事稻漁綜合種養相關科研、教學和推廣工作,每年5月至11月的生產季都在一線進行科研生產。

  依托公主嶺稻漁科技小院研究平臺和多年實踐經驗,王秋舉團隊首次創立了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稻漁綜合模式“雙邊溝+分箱式插秧+側深施肥”及稻蟹養殖相關集成技術,農民稻谷利潤由原來的550元/畝增加至1100元/畝,水產品利潤增加至760元/畝,經濟效益相比單一種植水稻每畝增加近千元左右,農戶米價普遍提高了0.5-1元/斤,村民凈利潤增收近300萬元,現已在吉林省推廣超過10萬畝。

  針對吉林省缺乏養蝦業的問題,王秋舉又帶領學生進行了系列試驗,采用中間培育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小龍蝦的成活率(超過60%)。2024年,王秋舉的研究生王文進在科技小院鍛煉三年后,成功掌握了該項技術,河南籍貫的他堅定的留在吉林省創業,將小龍蝦苗種技術進行成果轉化,成立了吉林省首家小龍蝦苗種培育基地,向市場提供苗種500萬尾,輻射帶動了20余個鄉鎮開展稻田養蝦技術。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吉林省小龍蝦產量實現了從無到有,吉林人終于可以品嘗到當地生產的新鮮小龍蝦。

  貢獻人才培養“巾幗力量”

  王秋舉團隊將實驗室搬到了田間地頭,及時有效解決農戶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舉辦蝦蟹科普知識宣講班8次,提高周圍養殖戶和農民的蝦蟹養殖基礎知識,參與農業農村廳水產技術推廣站組織的培訓班10余次,就“春季扣蟹暫養注意事項”等主題舉辦線上培訓班13場,培訓農業技術人才約500人次,養殖戶近3000人次,小院師生線上答疑及電話輔導等超過80小時。小院師生一直利用自媒體抖音、快手和微信公眾號持續科普宣傳。

  6年里,王秋舉攜帶兩個年幼的孩子與研究生同吃同住,在農村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常年奮戰,取得了一系列成績:發表SCI收錄論文14篇,獲批專利5項,中國博士后基金和省部級項目10余項。(責任編輯:王楠 江藍)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