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曉亮,男,1984年1月生,中共黨員,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師。周曉亮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科普科教志愿活動,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鍛煉機會,讓學生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以科普形式向公眾進行介紹。他還參與電視、網絡科普節目的制作,研發自制各類科普教具、制作科普課程、撰寫科普文章書籍等,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組織科技志愿服務,培養學生動手實踐
作為負責人,周曉亮推動建立起“北京科技科普志愿服務總隊——北京交通大學大學生科普分隊”,面向全校學生招募科技志愿者,將學生能力培養、學生實踐活動等和科普工作緊密結合,組織在校學生參與各類科技志愿活動。除實驗室面向社會開放外,科普小隊還積極走出去,入社區、進校園、到場館,參與中小學科技節活動、科技場館開放日、社區基層科普宣講、科普培訓等活動都有志愿團隊的身影,每年線下活動服務上萬人次,各類線上活動覆蓋數十萬人次。2023年,科普小隊受邀參與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活動期間,接待了近5萬人次參觀體驗,2024年再次受邀參加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并受到多家媒體的采訪報道。
開發各類科普資源,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除了志愿活動育人外,周曉亮還帶領學生開發各類科普資源、實驗裝置、各類科普展教具,并應用于日常教學以及科普工作中,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他還積極參與媒體科普工作,參與“解碼科技史”“多Young科學夜”“天宮課堂”等節目制作,提供實驗技術支持。2023年,在B站直播的“超級科學晚”,志愿團隊設計的舞臺實驗道具“褚君浩院士現場演示隱身術”登上各大網絡平臺熱搜榜,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此外,周曉亮還通過開發科普課程,撰寫審核科普文章書籍等,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周曉亮幫助北京交通大學定點幫扶的內蒙古自治區科左后旗建設科普探索館,并多次親赴甘旗卡鎮,面向當地老師學生開展各類科普培訓工作。在校內,他面向北京交通大學西部支教團的學生開展各類科普能力培訓,并幫助新疆師范大學物電學院等西部院校組建虛擬教研室,將實驗室科普內容帶到祖國西部,帶到祖國邊疆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