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震東-中國文明網
姓名: 方震東
事跡: 高山植物學家為高海拔植物造“方舟”
類別: 敬業奉獻
省份: 云南
時間: 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4-10-14 來源:敬業奉獻
字體:
打?。?/a>

  方震東,男,1964年10月生,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農業農村局退休職工。方震東放棄舒適的工作機會,在迪慶州納帕海附近的山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低緯度、高海拔地帶高山植物園。經二十多年努力,如今植物園內收集庇護了蕨類植物30余種,種子植物1000多種,大量的植物種類在這里生長繁衍,形成了一個難得的物種基因庫。方震東曾榮獲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為高海拔植物建造“新家”

  不善交際的方震東原本可以選擇另一條更適合他性格的道路——安安靜靜地做學問,“兩耳不聞窗外事”地繼續他的高山植物研究。但是,2000年,36歲的方震東做出了一個讓家人、朋友都非常不解的決定——放棄調回中科院工作的機會,留在海拔3400米的香格里拉,籌建一座高山植物園。

  美好理想的背后,布滿荊棘。對于一個單純的科學家來說,做預算、搞運營都是讓方震東頭疼的事兒。20多年過去了,如今,方震東歷經千辛萬苦籌建的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已經成為國內外科研院所的公共科研條件平臺、野生動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研究基地、科普場所和國家AA級景區。園區占地1005畝,就地和遷地保護高原1000余種高等植物、120種野生真菌、100余種訪花昆蟲、100余種鳥類、20余種野生哺乳動物。每年吸引近百名科研人員來園區開展科研觀測、上萬人次的當地居民和游客來園區觀光游覽。

  為生物多樣性編寫“檔案”

  在無數次的野外考察中,方震東跑遍了滇川藏橫斷山區的山山水水,采集和鑒定了3萬余號植物標本,其中1萬號已上線CHV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積累了1000余個野外植物群落樣方調查數據,編寫了眾多區域性植物名錄和調查評估報告,拍攝了大量的植物物種、群落和生態景觀照片,出版了植物圖譜。2005年,他和團隊在三江并流高山區建立了15座全球氣候變化與高山植被變化永久監測山峰,每間隔7年組織國內外專家重復監測一次,并發表監測研究結果。

  總結以往的科研成果,方震東提出了“植物群落渾水效應”理論、中國植物名稱的“異化”等學術觀點,發現了橫斷山區干旱河谷存在“下部樹線”的現象及其成因,開發了“一體化的植物群落及區系調查方法”,從親身實踐案例中總結提出“預測型遷地保護”和“應對型遷地保護”的概念,申請了兩項“種籽配方”專利。

  為生態恢復貢獻力量

  鑒于國內把野外生態恢復等同于市政綠化的現象,方震東率先提出“使用當地物種恢復當地植被和區系”的生態恢復新理念。從2006年至今,他帶領科研團隊,開展了“滇西北裸露地表植被恢復研究、示范與監測”“迪慶干暖河谷公共裸露地表生態修復治理研究與工程示范”等項目。在白馬雪山、華能馬鞍山風電基地等地實施了生態植被恢復工程項目,提出了生態植被恢復的“翻書原理”,開發了適應不同氣候區及地形環境的“種籽配方”、植被恢復方法的新技術流程和植被恢復監測方法,多年來累計恢復滇西北裸露地表面積320公頃,編撰出版了《滇西北裸露地表植被恢復研究(2022)》。

  方震東還致力于科普工作,每年編印植物科普臺歷、制作生物多樣性宣傳展板、為當地景區編寫植物科普導游詞、撰寫微信公眾號科普文章……以多種方式為公眾普及植物、生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等方面的知識。

  “這是中甸刺玫,我們香格里拉的市花,是我們從一個水庫淹沒區搶救移栽過來的;這是中甸烏頭,可惜我們只采集到了一個種群的種子……”現在的他已經從農業農村局退休,但是仍然堅持在植物園科研崗位上發揮余熱。按照他的話說:“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傳幫帶,只要身體還適應,我還要在高原上多干幾年”。(責任編輯:高晟寒 劉圓)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