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大益,男,1978年11月生,重慶市忠縣忠州街道十字街社區居民,“渝忠客2180”客輪船長;曹利芳,女,1981年7月生,重慶市忠縣洋渡鎮漁洞村村民,“渝忠客2180”客輪合伙人兼售票員。14年來,面對入不敷出的困境,秦大益、曹利芳兩名“擺渡人”風雨無阻,全年無休,駕駛著“渝忠客2180”這艘三峽庫區“最后的水上公交”,多年來未漲一分錢票價,及時轉捐兌付每一筆善款善物,從水上到岸邊,從網上到線下,始終堅守著對鄉鄰、菜農和網友的每一個承諾。
全年無休 搭載菜農的船從未停航
洋渡鎮群眾有種菜進城售賣的傳統。2010年,秦大益和曹利芳合資購買了一艘小客輪。他倆一個開船、一個售票,搭載菜農們進城往返。2013年,兩人合伙換購荷載140人的“渝忠客2180”客輪,船艙變得更加寬敞。
“渝忠客2180”進城航程約2小時。2016年銀百高速通車后,洋渡至縣城車程僅50分鐘,客輪客源急劇減少,其他客輪經營者紛紛上岸改行。因客車無法大量放置背簍、扁擔和活禽等,仍有部分菜農仍選擇坐船進城。
“曹妹兒,你們這船要繼續開下去吧?”經常有菜農試探著問曹利芳。面對菜農們期待的眼神,她和秦大益商量后達成一致意見:“只要還有一名乘客,我們就不會停航!”
就這樣,秦大益、曹利芳繼續堅守“渝忠客2180”客輪,早出晚歸,風雨無阻,就連大年三十和初一,兩人都要輪流守船。
堅守初心 票價多年來未漲一分錢
出一趟船,燃油成本需600元,每張船票12元,每天至少得有50名全程乘客才能保本。但菜農并非天天有菜賣,有時一天只有十多二十人坐船。對此,秦大益和曹利芳不敢細算——算得太清楚,也許就沒法堅持了。
其實兩人的家境都不太好。每到開學,秦大益都要到處給兒子湊學費;曹利芳的收入也不高,家庭開支主要靠丈夫支付?!吧膺@么差,咱們是繼續開,還是把船賣了?”兩人也曾商量過?!暗u了,那些菜農怎么進城???可能下月會好一點吧……”其實,兩人心里也沒底。
“大益,現在生意差,要不你們漲點價?!薄熬退愫涂蛙囈粯拥膬r,我們也要坐?!薄洺S胁宿r建議漲價,但都被兩人婉言謝絕。
在秦大益、曹利芳看來,種菜收益本來就少。如果船票一上漲,辛辛苦苦種的菜就沒多少賺頭了?!爸灰覀冮_一天船,票價就不會漲一分?!彼麄z堅守初心,不為所動。
10多年來,他們一直按12元/人的標準收取船票,這一善舉深深感動了附近300多名菜農。
兌現承諾 將愛心不打折扣地傳遞到位
面對每況愈下的收入,秦大益和曹利芳沒想太多。在碼頭等候菜農時,兩人就用手機記錄長江美景和菜農上下船畫面。
2022年夏天,他們將這些視頻發到網上,美麗的峽江風光和濃濃煙火氣引來網友極大關注。意外走紅后,他們索性在船上開起直播,推介三峽風光,也推薦當地的農副產品。
有熱心網友了解到菜農除去船票、吃飯,賣菜收入所剩無幾,便慷慨解囊“包船”——將錢轉給曹利芳用于支付全船人的船票,并委托她提供免費早餐。船票多少錢,早餐支出多少,節余多少,曹利芳一筆筆記著。
“渝忠客2180”??康奈魃酱a頭成為蔬菜交易點。遇客輪晚點或下雨天,一些愛心網友便委托他倆將滯銷蔬菜買下轉捐。每一次,兩人都如實過秤,及時將菜送至指定地點。更多網友則委托他們代為慰問留守老人、困難兒童。出船之余,兩人便自行駕車將愛心錢物送達指定受助者。
目前,秦大益在某短視頻平臺的粉絲量達253.9萬,曹利芳的粉絲量也有109萬?!熬W友那么信任我們,我們決不能從中‘揩油’?!眱扇嗽敿氂浵旅恳还P善款善物,并通過直播方式讓全網見證愛心傳遞過程——“你們的善款,我們會一分不少地兌付。你們的愛心,我們會不打折扣地傳遞到位!”
一句承諾就是一份責任、一種使命。10多年來,為了堅守對鄉鄰的承諾、對菜農的承諾、對網友的承諾,秦大益和曹利芳駕駛著“渝忠客2180”,載著滿船煙火氣和人間真情,用誠實守信繪就愛心航線,成為三峽庫區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責任編輯:高晟寒 蔣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