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棟,男,1971年11月生,中共黨員,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東港供電分公司椅圈鎮供電所外勤客戶代表。他堅守獐島36年,從海底電纜巡護、變壓器維護、供電線路檢修,到各家各戶電器維修、電費收繳,他都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守護著小島上的燈光璀璨,被稱為海島上的“光明衛士”。
他是島上唯一的電工
獐島位于黃海北部,距離海岸線4公里左右。跟隨楊棟登上獐島最高點,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不到200米的小島盡收眼底,只見四下植被繁茂,郁郁蔥蔥。
“30多年前,整座島上草木不生,光禿禿一片?!?/p>
“為啥?”
“那時不通電,燒水煮飯全靠柴火,巖縫里撿一把枯草都是寶貝?!睏顥澱f。
淡水要從內陸運來,用電要靠柴油發電機,晚上9點準時斷電。
1987年,“戶戶通電”農網工程修到獐島,16歲的楊棟心頭一熱,主動找到施工隊當起了小工,“邊干邊學,一年后電纜鋪設好了,變壓器架起來了,我也把與電路相關的基礎知識掌握了?!?/p>
通了電,就需要電工?!半娏υO備如果沒人維護,剛剛點亮的海島就又得重回黑暗?!睏顥澬念^又一熱,主動申請成為村里的正式電工。這一干,就是36年。
他走遍島上每一處用電設施
“島上沒有汽車,進村入戶,全靠一雙腳,平均一天得走上10多公里?!鳖^戴安全帽,背著工具袋,腰間懸掛繩索和金屬腳扣,楊棟一身裝備足有30多斤重。
10臺變壓器、36基高壓電線桿、10公里長的架空線路以及一條5.1公里的海底電纜,是楊棟日常巡查的重點。
一年四季,最苦的是三九天巡檢?!芭郎想娋€桿,一陣刺骨海風刮來,一下子就能把人打透?!睏顥澱f。
夏天是獐島的旅游旺季,也是用電高峰期?!霸械睦吓f變壓器難以滿足用電需求,設備燒損、線路短路是常事?!睏顥澱f,“一進入7、8月份,基本每天都得忙到夜里11點多?!?/p>
2017年,獐島成為4A級景區,隨著游客接待量日益增加,電網改造升級勢在必行。
憑著多年的經驗,楊棟走遍了島上每一處用電設施,計算、畫圖,設計出變壓器安置的最佳方案,之后又挨家挨戶走訪,說服村民允許在自家門口施工,老舊變壓器成功升級為大容量箱式變壓器?!艾F在,我們村里的漁家樂開到哪兒,電就能通到哪兒?!扁瘝u村黨支部宣傳委員張冬說。
最讓楊棟掛心的,是5.1公里的海底電纜——獐島的供電主動脈,“每天早上都要到海邊巡檢,確認沒有船只在電纜附近拋錨?!睏顥澱f。除了干好本職工作,島上127家旅館飯店、163戶居民的電器和線路,也被他納入免費服務的范疇。
島上家家戶戶都拿他當親人
這份工作技術含量高,作業條件艱苦,但更多時候是瑣碎和單調。親戚給楊棟介紹了一份在遠洋漁船上當電工的工作。懂電力又熟悉大海,對方對他很滿意,楊棟卻一口回絕:“這么多鄉親,燈一滅順嘴就喊‘找楊棟’,這份感情怎能割舍得下?”
82歲的由淑增,是村里的困難老人。楊棟隔三差五就到她家里轉轉,檢查一下電路安全,順手捎帶些生活用品。
“老人愛干凈,經常洗澡,可是不會使用熱水器和浴霸?!泵看坞娫捯豁?,楊棟總是急匆匆趕過去上門幫忙。
“別著急,我這就到?!蓖盹堖€沒吃完,楊棟又接到電話,一家漁家樂突然停電了。他馬上放下碗筷,急匆匆披上大衣向門外走去,瘦高的身影頓時融入濃濃夜色中。半小時不到,故障順利排除,燈光重新亮了起來。
三十多年堅守,當初的熱血少年變成了鬢角蒼白的大叔。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獐島村開始流傳這么一句話:“村里有兩個人少不得,一個是村醫,一個是電工?!?/p>
四年前,楊棟身邊多了一個徒弟。今年26歲的楊智松,穿著紅色馬甲,背著電工包,有板有眼地跟著師傅爬電線桿、修線路?!斑@孩子做事用心,手腳也勤快?!闭f話間,楊棟瞥一眼一旁的徒弟,眼中滿是關愛,似是打量年輕時的自己。(責任編輯:周勝武 孫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