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德剛,男,土家族,1963年9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羅坪鄉栗子坪教學點教師。卓德剛扎根山村學校四十三年,他是深山中的全能校長,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砌磚刀能砌墻,創造了石門縣教學點學生人數增多的“栗子坪奇跡”。卓德剛曾獲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湖南好人”等榮譽。
初心:讓孩子就近入學
自參加工作以來,卓德剛當了十六年的民辦教師,曾四次放棄改變命運的好機會,情愿留在深山當“孩子王”,也不愿調任縣城或其他條件好的鄉鎮轉為正式編制。2010年2月,卓德剛被任命為羅坪鄉安溪完小校長,他把“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碑斪髯约旱淖毅?。五年的時間,他把原來破爛不堪的學校建成了湖南西北山區一流的完全小學。2015年8月,卓德剛主動辭去安溪完小校長職務,申請到條件艱苦的栗子坪教學點工作。
校門歪歪斜斜,破舊的教室墻面脫落、門窗損毀嚴重,廁所還是旱廁……當時的栗子坪教學點僅有一名教師、十二個學生,許多家長因教學點條件太差,不得不將娃兒送到十六公里外的安溪完小或去縣城的學校旁租房陪讀,給家庭增添了很大的負擔?!耙胛?、留住老師,必須改善辦學條件!”個子不高、身材瘦小的卓德剛骨子里卻有一股倔勁兒。
決心:辦成一流教學點
為了募集資金,卓德剛調動了自己所有的人脈資源,他騎著摩托車經常跑縣里、市里,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還廣泛發動親朋好友、當地村民、畢業的學生、愛心企業等,累計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資金二百六十多萬元。
2019年6月,栗子坪教學點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半年后,栗子坪教學點舊貌換新顏,在提質改造八間教室的基礎上,新建五間教師周轉房、四間幼兒教室,每間教室都安裝了空調和多媒體教學設備。辦公室里,五十兆高清聯網的監控設備、掃描儀、打印一體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一應俱全。
在改善教學點硬件的同時,卓德剛還不斷提升“軟實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在最近全鄉教育教學質量考查三十六項評比中,栗子坪教學點十八個項目獲得第一名。2019年,教學點的學生增加到九十五名,配備了五名教師,成為石門縣所有教學點中學生人數最多、辦學條件一流的教學點。
暖心:和諧融洽的家校關系
在栗子坪教學點,還有一道獨特的風景,擁有和諧融洽的家校關系。卓校長的“絕招”之一是家訪。他每年會給所有學生至少做一次家訪,對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性格特征了如指掌。
隨著時間的推移,卓德剛“愛生如子”和“負責任有擔當”的口碑在村民中傳開。學校擴建工程啟動前,家長們聯合當地村民捐獻了三十多萬元。教學點經常能看到家長送來木材、臘肉、土雞、蔬菜等。在卓德剛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小冊子,上面詳細記錄了家長們為學校送來的各種生活物資,這些都是家長們自愿為學校師生送來的“加餐菜”。
2024年,堅守深山四十三年的卓德剛已退休,但他仍掛心栗子坪教學點的學生,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學校各項工作。卓德剛用大山般厚重的愛,為山區孩子點燃了希望,詮釋并演繹了一位貧困山區教師對教育的無比熱愛和執著追求。(責任編輯:劉朝靈 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