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建海,男,1967年10月生,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門大通打撈隊負責人。董建海是浙江省第一批持證的潛水員,1994年3月在一次參與海上救援的過程中不幸患上了減壓病,導致重度殘疾。面對逆境,他秉持“腿廢了,精神不能廢,意志不能倒”的信念,成立了一支打撈隊。三十多年來,他親自參與和指揮救撈大小沉船、打撈落水者遺體,他的手機號碼更是被稱為“水上110”。海上救援成本高、難度大,他卻一次次退還家屬送來的酬金,甘愿做一名“零酬打撈人”。董建海曾獲中國潛水打撈行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浙江好人”等榮譽。
漁家子弟從小立志救人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漁家子弟,董建海年少時經常目睹村里的漁民不幸遭遇海難事故,有時甚至連遺體都找不到?!伴L大了,一定要去救人!哪怕救不了,也要帶他們回家?!蹦菚r的董建海就在心中種下了當潛水員的夢想。1987年,他被招進舟山第二海洋漁業公司成了一名海員,并很快被選入潛水員培訓。1991年,通過不懈努力,董建海獲得了國家頒發的潛水員證書,成為浙江省第一批持證的潛水員。
1993年,一艘裝沙船在沈家門錨地水域傾覆,船上三名船員下落不明。接到任務后,董建海立即趕往現場。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緊張搜尋,他憑借過硬的潛水技術成功營救出三名船員。這次的經歷讓他對海上救援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舟山地處海島,海上作業人員經常遭遇意外,但是專業的救援力量相對匱乏。如果能讓具備專業救援技能的“民間人士”抱團,將是對官方救援力量的有力支持,就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從此,他在心中暗暗立下了這個目標。
組建民間“水上110”
實現人生理想的路上總是充滿風雨。正當董建海朝著他心中的目標努力時,危機悄然而至。1994年3月,董建海在舟山六橫臺門港主航道參與救援時,不幸患上了潛水急性重癥——減壓病。經過兩個多月的艱難治療,董建海命是保住了,卻喪失了正常行走的能力。
夢想之路剛啟程,身體就跨了,怎么辦?“腿廢了,精神不能廢,意志不能倒!”經過一番思想斗爭,董建海重新振作起來,帶著三名徒弟和向親戚借來的兩萬元啟動資金,注冊成立了“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門大通打撈隊”。從此,他風雨無阻,出現在每一次救撈現場,忙著替同伴們拉潛水氧氣管、系纜繩,把好每一次的救援安全關。同時,他深入學習船體構造、海洋氣象、工程力學等領域的知識,努力將自己培養成多面手。漸漸地,董建海的業務越做越大,他的專業搜救船更是成為了“編外”搜救艇。不管是海上救助,還是水庫河溝溺水事故救援,董建海的團隊都義無反顧奔赴第一線,他的手機號碼24小時都能打通,被漁民兄弟們稱為“水上110”。
不計報酬無私助人
三十多年來,董建海參與和指揮救撈的大小沉船達一百二十余艘,撈回遺體八十余具,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超四億元。2023年4月4日,普陀山兩名游客和一名本地居民突發疾病,急需出島醫治,當時正遇11級大風,客輪全線停航,海事船和漁政船也無法出航。接到求助電話后,董建海立即出動了抗風浪能力最強、馬力最大、航速最高的船只及時將患者轉運至本島,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這些出于人道主義的救援,他從未收取一分報酬。有些家屬送來酬勞,董建??倳獠粍铀突厝?。
董建海為自己生在海島、長在海島、守衛海島感到驕傲,三十多年的海上救援生涯中,他一直堅持救援初心,第一時間響應,不計較個人得失,始終秉持著一個原則:生命至上、積德行善、勇于擔當。(來源:郭雯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