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建明,男,1965年6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干部、松陽縣非遺保護協會會長。36年來,楊建明投身文化事業,深耕地方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在他的努力推動下,浙江省成立了第一個縣級非遺保護協會,建成了麗水地區第一個戲曲國有院團、第一家非遺館,創成了省級非遺田園文化生態保護區。他堅守匠心,創編越劇《張玉娘》,牽頭打造松陽高腔電視劇、國風搖滾戲歌等,讓小眾劇種走進大眾視野。楊建明曾獲“浙江好人”等榮譽。
深耕厚植 推動松陽高腔“復活”提升
松陽高腔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發展歷史,被譽為“戲曲界的活化石”。早在2006年,松陽高腔就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但是長久以來囿于一隅,面臨著劇目流失、后繼乏人、市場萎縮等問題。
楊建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耙欢ㄒ阉申栁ㄒ坏膰痔柗沁z保護好,傳承好”,楊建明說。為此,他帶領團隊深入基層調研,多方奔走呼吁,于2018年牽頭成立浙江省高腔聯盟,2019年組建松陽高腔傳承中心,2020年組建松陽高腔專業劇團,填補了麗水市專業劇團的空白。同時,他還爭取到兩千多萬元資金,將老劇院改造為松陽高腔大劇院,作為劇團常態化演出場所,為松陽高腔的傳承奠定了基礎。
“老一輩的高腔藝人沒有規范的劇本,每次演出臺詞都不一樣?!睏罱鞲械綉蚯茡尵绕仍诿冀?。于是,他主持開展松陽高腔曲牌和傳統劇目搶救工程,組織人員對松陽高腔曲牌進行搜集整理和校對,對松陽高腔19個傳統大戲和30余個折子戲進行系統的搶救性保護,通過簡譜和五線譜記錄、視頻錄制、劇本記錄,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平時聽到哪里有人收藏了松陽高腔劇目的手抄本,楊建明便馬上開車前往拜訪,將本子抄錄回來。截至目前,楊建明共搶救記錄曲牌98支,為松陽高腔留下了傳承的范本。在搶救保護之余,楊建明還組織開展傳統劇目復排工作,折子戲《碧波潭·拔鱗》《八百兩》、唱腔片段《率將士闖天門》《鯉魚記·花園相會》等相繼展演,沉寂多年的松陽高腔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生活中。
“以前的松陽高腔多是采取‘傳幫帶’的形式,演員幾乎都在農村,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人識字不多,國家非遺傳承人和省級非遺傳承人人數逐年減少?!睏罱髡f。文化需要傳承,但松陽高腔因缺乏規范化的人才培養,后繼乏人,這是楊建明最為擔心的事情。對此,楊建明經過多方爭取,專門委托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開設松陽高腔班,首批15名小學畢業生將通過六年時間完成學業,成為松陽高腔新一代傳承人。2024年8月3日,2024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培計劃——“松陽高腔培訓班”結業匯報演出在松陽高腔劇院舉行??粗鴮W員們的成果,楊建明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光,他堅信:“有了傳承的人才,松陽高腔這個‘活化石’一定會越走越遠、越唱越好?!?/p>
開拓創新 推動地方非遺高質亮相
松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麗水之始、處州之根”的深厚底蘊,藏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楊建明希望通過戲曲這種形式,讓這些好故事以“最美的姿態”綻放于舞臺。
2014年,楊建明開始謀劃打造《張玉娘》劇目,一次次奔赴浙江越劇團,與導演、編劇、作曲落實對接工作,僅修改劇本就達18稿之多。楊建明生病在杭州治療期間,病床上還擺著一堆工作材料。前來探望的朋友看到楊建明身穿病號服,掛著吊瓶,卻仍然專注地奮筆疾書,深受感動:“他心里一直都掛念著工作,還沒有出院,手上扎著留針,就趕往浙江越劇團商量《張玉娘》劇目?!睏罱髡f:“苦點累點沒關系,閑著倒是坐不住?!痹跅罱鞯呐ν苿酉?,越劇《張玉娘》最終亮相國家大劇院。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時,楊建明牽頭與浙江婺劇院創編松陽高腔紅色革命題材劇目《箬寮風雷》。為深入了解革命歷史,他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奔走在箬寮、安岱后等偏遠山村,和當地村民打著手電筒進入已經荒廢多年的山洞,了解紅軍當年戰斗的情況。為了深度還原戰斗場景,他和演員們一同在寒冬的溪邊待了一夜??吹綄W生演員的腳被溪水浸濕,他心疼地將孩子的腳放進了自己懷里捂暖。在楊建明和團隊的精心打磨下,《箬寮風雷》在央視戲曲頻道《九州大戲臺》欄目13次播出。
“松陽高腔不僅要登上主流平臺,還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睏罱髡f。為了讓戲曲音樂破壁,他多方奔走牽線,促成了與浙江廣電集團交通之聲的合作,推出松陽高腔國風歌曲《拜刀記》,高亢悠揚的松陽高腔與現代流行結合,一推出便火爆網絡。2023年,楊建明又牽頭打造了國風搖滾戲歌《松州令》,在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開幕式上作為暖場節目展演,并登上央視《一鳴驚人》節目。在楊建明的奔走推動下,松陽高腔頻頻出圈。(責任編輯:郭雯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