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艷,女,1980年1月生人,中共黨員,遼寧省鞍山岫巖滿族自治縣蘇子溝鎮中學教師。她堅守鄉村講臺26載,從返鄉從教的“小胡”到孩子們口中的“艷姐”,從成立岫巖首個校園文學社到全縣校園文學星火燎原,從引領孩子們追逐夢想、走出大山到長大的學生們扎根遼寧、反哺家鄉,她言傳身教、以身為梯,指引山里的孩子們逐夢前行。曾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等榮譽。
從“小胡”到“艷姐”
在群山環抱的岫巖,沿著曲折的山路向北行駛20公里,就到了蘇子溝鎮。26年前,胡艷畢業回到蘇子溝鎮小學任教,由于工作出色被調到蘇子溝鎮中學。學校地處偏遠,離家十多里路,胡艷便買了自行車,每天在這條蜿蜒泥濘的路上奔波,沒有一天遲到過。鎮里的鄉親們看她這個柔柔弱弱的小姑娘來回奔波也心疼,勸她:“小胡啊,人得往高處走,你可別一輩子呆在這山溝溝里?!焙G堅定地說:“我就是在這兒長大的,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我要帶著他們走出大山!”就這樣,胡艷在這片大山里,一待就是26年。
26年來,她把自己交給了大山、交給了山鄉教育。除了用心教學,胡艷給孩子們最多的還是愛。資助家庭困難學生、關愛單親家庭孩子、鼓勵幫助落后生……時間長了,學生們都親切地管她叫“艷姐”!回看自己當年的“逆行”,胡艷說她從沒后悔過。
點燃山里娃的文學火種
雖然身在山鄉,她卻不想讓學生的思想和見識受困于大山。作為語文老師,她發現許多學生喜歡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有時候還會創作一些小作品,不如成立個文學社,讓愛好文學的學生們有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就這樣,她萌生了成立校園文學社的想法。
2017年5月4日,岫巖縣第一個校園文學社——蘇子溝鎮中學“啟航文學社”正式成立。 她利用休息時間指導學生修改稿件,反復打磨,留下了20篇優秀稿件??紤]到農村家庭缺少電腦,胡艷把稿件一一整理成電子版,打印張貼在學校的櫥窗里,看到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圍在櫥窗前閱讀和討論,胡艷欣慰地笑了。后來胡艷發現了櫥窗宣傳的局限,就從每個班級選出一名“小編輯”,每月固定一天由“小編輯”收稿和初審,之后再由她進行二審和細節修改,最后將文稿分發到各個班級。
2020年秋天,在學校的支持下,啟航文學社有了正式??痘ㄌ铩?。學生們更加踴躍,每期投稿量高達150余篇,《花田》儼然成了鍛煉學生寫作的“練兵場”和展示才華的大舞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皢⒑轿膶W社”的成功,吸引了全縣10余所中小學紛紛前來“取經”?,F在岫巖縣重點高中的“蘭亭文學社”、岫巖一中的“璞玉文學社”、滿族中學的“滿韻文學社”……如一朵朵山花爭奇斗艷,更多的孩子因愛好文學變得更優秀,努力追尋著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
用堅守照亮山里娃的希望和未來
有了文學社還不夠,胡艷又來到縣作家協會,提出想在縣作協公眾號上開設一個“小作家專欄”,得到了作協的大力支持?!靶∽骷覍凇辈粌H在全縣,在鞍山市也是首個專門為中小學生開設的文學專欄。
胡艷更是從中發現了多名有天賦的小作家,經過她的積極推薦,15歲的李加冕多篇小說發表在省級刊物上,并成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年僅11歲的張藝欣獲得了第三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少年創作佳作獎和銅獎,同時也成了鞍山市作家協會最小的會員……曾經叛逆不愛學習的初中生藝馨,因作品登載到了“小作家專欄”,開始了對文學的熱愛和向往,變得越來越愛學習。
把山村里孤寂的教育生活過出了詩意,甘做山里娃的點燈人,胡艷領著孩子們用瑯瑯讀書聲和文學夢想點燃了這片大山的希望。因為這份堅持,多數學生學業有成后,放棄了外面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家鄉,參與家鄉建設。更有多名學生回到家鄉岫巖,成了像胡艷一樣的鄉村教師,他們要將這份堅守傳承下去,傳遞給更多的山村孩子。(責任編輯:周勝武 孫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