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才-中國文明網
姓名: 張生才
事跡: 四十余載潛心鉆研 只為柑果帶給果農“甜頭”
類別: 敬業奉獻
省份: 福建
時間: 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4-10-14 來源:敬業奉獻
字體:
打?。?/a>

  張生才,男,1960年5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永春縣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張生才從事柑桔科研及技術服務事業至今已四十多年,他創造性研發出柑桔黃龍病綜合防控栽培新技術——永春模式,開發了柑桔無病毒繁育技術,促進柑桔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他創建的永春縣天馬柑桔生態標準化基地,輻射帶動永春縣推廣柑桔種植示范片近80個,新增社會經濟價值3億多元,帶動果農走上了致富路。張生才曾獲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負重破冰 精誠所至

  永春蘆柑是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被稱為“東方佳果”。而一提起永春蘆柑的可持續發展,當地人都不會忘記張生才付出的努力和所作的貢獻。1980年1月,張生才懷揣著呵護橙黃橘綠夢想,入職天馬柑桔場。由于勤于鉆研,善于學習總結,他很快成長為一名技術骨干,并被提拔為該場科研站副站長。

  2008年春天,他看著柑桔黃龍病侵襲的情形,寢食難安,心急如焚,隨即決定尋求科研破冰。盡管“人生地不熟”,即便走累腿,磨破嘴,他也無所懼。不到一年,他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赴湖北、浙江、廣東、北京等地,向院校所站表達思路,訴說愿望。這一年,他瘦了10多斤。不少柑桔科研單位和著名專家都被他的真摯和執著打動,最終如愿推動天馬柑桔場成功牽手華中農業大學,建立了長期科研合作關系,為永春柑桔產業提供技術支撐。

  敬業愛崗 實干苦干

  萬事開頭難,張生才頂著壓力,深入調研,全面摸底,想著從培育無病毒苗木突破。種質資源哪里來?他陷入困惑。但實干不負韶華,他著手研判資料,編制規程,千方百計從華中農業大學引進“華柑2號”無病毒柑桔良種接穗。創新性應用營養缽繁育技術,生產柑桔良種苗木100萬多株。

  2016年8月,張生才主創的“柑桔苗木的繁育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同時,他率先創建全省首個柑桔生態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開展一系列試驗、應用,終于形成防護林隔離、無毒大苗定植、動態更新病樹、全園快速滅殺木虱、矮密早豐栽培等五措并舉的柑桔黃龍病防控“永春模式”,獲國家發明專利一個,實用型專利13個,得到了全國示范推廣、全世界柑桔業界肯定。

 矢志不渝 傾力奉獻

  “蘆柑是永春的名片,也是鄉村全面振興的一條路子,我能做大家的生產管理參謀,倍感欣慰,會盡量去做好!”張生才不僅嘴上對很多果農這么說,行動上也是這么做的。2013年6月一個周末,他到永春一都鎮考察植株黃化現象,深夜歸來的他不辭勞累,徑直趕往辦公室上網查文獻,幾近凌晨,才如釋重負拿起手機給果農發送指導信息。2014年9月,他在福州學習時意外摔傷腿部,等不及傷情完全恢復,就乘車前往七十多公里外的橫口鄉福中村,拄著拐杖為貧困村50多位果農講授當前管理要領,在場果農深受感動,紛紛點贊這位支農貼心人。2017年10月,他冒雨騎摩托車前去指導途中,發生側滑傷及腰骨,仔細交代好規劃事宜,才讓人送醫救治。

  近幾年來,由張生才主講的研討培訓達90多期,8000人次受惠;編撰《綠色食品永春蘆柑種植技術》《果園生態防草地布覆蓋技術》《永春蘆柑種植技術100問》《黃龍病疫區永春蘆柑種植管理新技術》等科普教材;分發科普資料近30000份,實地服務果農3000人次以上,努力滿足廣大群眾對農業科技的需要。如今的張生才,正相繼進行果園營養豐缺診斷、缺素矯正與品質提升、土壤改良配肥等新技術領域探究,滿懷豪情地為提升永春柑桔產業核心競爭力再創佳績?。ㄘ熑尉庉嫞簞⒊` 黃賓虹)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