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的小河邊,一間老鋪子半掩著門,墻上的掛鐘指向4點。鋪內的木桌、長凳,泛著時光浸潤的特有光澤,桌上擺著幾十只老式開水壺,墻洞里摞著一只只搪瓷茶缸,屋角煤爐上燒著開水,銅壺嘴里“滋滋”冒著水汽。屋內,81歲的潘平福正弓著身子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等待清早的第一批茶客上門。
這間老鋪名叫聚華園茶館,是村里有著近200年歷史的老茶館,潘平福老人正是茶館的第四任掌柜,接手茶館至今已有58年??紤]到茶客多為老年人,如今茶館只是象征性地收點茶錢,一元錢就能喝上一天,因此茶館在當地有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一元茶館”。

“一元茶館”。圖片由浙江省文明辦提供
不多時,不少老茶客便登門了,茶館也開始熱鬧起來?!坝袔滋鞗]見,忙什么去了”“最近身體怎么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陸續到來,很快便湊成了一桌又一桌。潘平福一邊跟茶客打著招呼,一邊不緊不慢地泡起熱茶。

老茶客們在茶館里喝茶聊天。圖片由浙江省文明辦提供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潘平福的茶水只賣5毛錢一杯。到了2011年,抵不住茶客們的一再堅持,他才把茶水漲到一元錢。到了2014年,茶客們又提出自帶茶葉,只需要茶館提供熱水。哪怕如此,一天最多三四十杯茶的收入,仍無法讓茶館收支平衡。面對茶客們想要出資支援的想法,潘平福婉言謝絕,索性干起了年輕時學過的手藝——為村民理發修面,以此來補貼虧損,維持茶館的正常運營。
剪發15元一人,顧客也都是上了歲數的老街鄰,相較于大街小巷的美發店,他們更鐘情于這里的老發式和老手藝。
在茶館一側,擺滿各種老式理發工具,這里是潘平福的另一個舞臺——先用熱毛巾敷臉,再打上肥皂,磨好的刮刀在臉上游走,一招一式間小心細致,干凈利落,“我14歲就跟著師傅學理發,接手茶館后也一直沒扔下這門手藝?!迸似礁Uf,理發也是茶館服務的一部分,“以前但凡是大茶樓,都會留出一個地方為顧客理發?!?/p>

潘平福為顧客理發、刮面。圖片由浙江省文明辦提供
閑暇時,潘平??倫叟萆弦槐瓱岵?,倚靠在老式藤椅上,跟茶客們回憶過往?!安试茦?、三星園、先月樓……”他說,荻港村原來有大大小小13家茶館,南來北往的人們都喜歡上岸吃口早茶?!叭缃翊謇锏呐f茶館,就只剩聚華園了?!?/p>
上世紀90年代,荻港村發展起工業,全村有大大小小的油脂化工企業、作坊30多家,是全國知名的油脂化工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場,從業人員上千人。但也正因如此,村里環境遭受破壞,雖然鼓了錢包,可昔日小橋流水人家的光景卻不再了。
2000年開始,荻港村啟動環境治理工作,從關閉規模小、直排廢水嚴重的企業,到整治沒有設置污水處理設施的企業,再到搬遷、轉行、關停所有油脂企業……水鄉這才逐步恢復韻味。在潘平??磥?,這也是大伙兒的期盼。
這兩年,村里發展起旅游業,不少村民開起了飯店、民宿,安靜的荻港村又開始熱鬧起來。對潘平福而言,最直觀的感受便是茶館里多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年輕人。面對他們,潘平??偸菬嵝恼写骸澳贻p人圖新鮮,體驗一元錢的茶水,老茶客們早都習慣了?!泵鎸@種碰撞,他和鄰居們也都覺得挺新鮮。
“老潘對自己很摳門,但只要是做好事,就特別爽快?!陛陡鄞宕迕裾掠蠲裾f,資助修建荻港農民公園、修復村里傳統建筑——每每這些時候,潘平福都很大方。

潘平福。圖片由浙江省文明辦提供
如今,茶館成了古村中鄉愁的寄托、休閑的場所?!翱粗蠹夷苡袀€去處,我也開心?!迸似礁Uf,如今年事已高,茶館不知道還能撐多久,但只要他在,“一元茶館”就會永遠給大家備足茶水;只要還有一個客人來,他就會拿起剃刀,認真理發、刮面。
“一元茶館”里,有老茶客們講不完的故事,有潘平福平凡的一生。

2024年第二季度
潘平福入選“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