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鄉間,傾心育人十余年-中國文明網

扎根鄉間,傾心育人十余年

發表時間:2024-04-09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不知不覺間,朱細芬和李亞東已在鄉村小學工作了13年。這對出生于80年代末的年輕夫妻,大學一畢業便一頭扎進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的大山深處,一扎就是十幾年。

李亞東(左上)、朱細芬(右上)和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學生的合影。圖片來源:三湘都市報

  走進山里、走上講臺,他們就堅守下來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鄉村教師作為一生的職業,清秀的朱細芬沒有猶豫:“因為父親?!?/p>

  朱細芬的父親是一位在鄉村工作了一輩子的教師,幾十年、一輩子,三尺講臺、一根粉筆,帶給很多鄉村孩子、鄉村家庭改變命運的希望。幼時的朱細芬就朦朦朧朧地懂得,人的成就不一定要用金錢、地位來衡量,從那些長大學成、歸來看望老師的學生眼中,她看到了尊重與感恩,也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于是,成為一名鄉村教師的夢想,從兒時起,就在她心里扎了根。

  同樣的問題提給李亞東,這個爽朗的山西小伙兒突然靦腆了起來。他看著媳婦兒,憨憨地笑著:“因為愛情?!崩顏問|是朱細芬的大學同學,畢業后兩人主動請纓到偏遠的韓田小學工作。兩人搭班合作,朱細芬為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李亞東當數學老師。

  無論是因為理想,還是因為愛情,走進山里、走上講臺,他們就堅守下來。

課堂上的朱細芬為學生答疑解惑。圖片來源:湖南日報

  以愛為底色做教育,尋求心靈的碰撞

  2017年,夫妻倆被調到一所已經建校70多年的村小——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學,相距不遠的汝城縣沙洲瑤族村,正是紅軍“半條被子”故事發生的地方。

  剛來時,學校有139名學生,加上他們倆,老師才4人。從學前班到三年級,4名老師各帶一個班。學校只有1棟教學樓,旁邊的住宿樓不通水,電路也有問題。

  看著簡陋的學校,夫妻倆暗暗下了決心:既然來了,就要把學校建好、把孩子教好。憑著大學時期打下的美術基礎,夫妻倆一筆一畫,將學校的圍墻全部用繪畫悉心裝點,主題就是紅軍長征的感人故事,講述初心如磐、講述魚水情深。

李亞東在圍墻的繪畫前給學生們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圖片來源:湖南日報

  為把學校建好,夫妻二人沒少往村里、鎮上跑,一次次爭取扶貧資金來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二人的爭取下,也隨著各地加大力度改善教師住房條件、落實教師住房公積金制度、推進周轉房建設,第一片小學條件一點點變好了。校園校舍連續3年提質改造,原本高低不平的操場平整了,宿舍樓通了水、電,教室也有了直飲水,樓內建了衛生間、裝了熱水器,如廁、洗澡的問題逐漸解決。

  最幸福的還是學生們的成長。起初接手時,夫妻二人發現大多數孩子父母常年不在身邊。于是,他們以愛為底色做教育,尋求心靈的碰撞:學生接受知識速度慢,那就耐心多教幾遍;家長不重視,那就和家長多溝通;孩子性格內向,那就一起做運動……在耐心的陪伴和鼓勵下,孩子們日益開朗起來,學習能力也漸漸提升,對學習的興趣大大增強,變化一天天悄然發生。

亞東在檢查新安裝的可視電話。這部電話能幫助學校學生更好地和在外務工的親人溝通。新華社記者 蘇曉洲 攝

  著眼于當前孩子們的成長,更注目于廣袤鄉村的未來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第一片小學,勉勵學生們傳承紅色基因,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這個場景,讓李亞東感覺很幸福:“習近平總書記來的時候,囑咐同學們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好好學習知識和本領。這讓我們感覺,作為一名鄉村教師,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p>

  對于已經是第一片小學校長的朱細芬來說,壓力和責任就更大一些。這幾年,隨著學校建設越來越好,不少家長會慕名把孩子送來?!凹议L信任我們,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就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敝旒毞也粌H這樣要求自己,也這樣要求目前學校的年輕教師。

朱細芬(左)、李亞東(右)在學?;@球場向來報到的學生交代新學期注意事項。新華社記者 蘇曉洲 攝

  如今,學校的年輕教師平均年齡僅20多歲。如何幫助年輕教師盡快理解教育的內涵、教育的真諦,進而愛上教育、愛上教師職業,讓這些年輕人有干勁、有價值感、有幸福感,留得下、干得好,是朱細芬最常思考的問題。

  “好好做一名鄉村教師,不僅要將其當做一個職業,更當做一份事業;好好做一名鄉村教師,不僅出于奉獻,也因為熱愛;好好做一名鄉村教師,不僅要著眼于當前孩子們的成長,更注目于廣袤鄉村的未來……”朱細芬和李亞東說,這不僅是他倆的心聲,也是將青春奉獻給鄉村教育的廣大鄉村教師的寫照。

2023年第四季度

朱細芬、李亞東入選“中國好人榜”

【責任編輯:高晟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