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方忠,男,1948年5月生,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居民。張方忠一輩子與電器等鐵疙瘩打交道,練就一身好手藝。無論工作期間還是退休后,他都義務為周圍鄰居和社區居民提供磨刀、磨剪子、修理自行車等各種大大小小的便民維修服務,50余載不計得失、甘于奉獻。他牽頭成立“方忠小站”便民服務志愿聯盟,熱心為居民提供法律、醫療、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張方忠曾榮獲“江蘇好人”等榮譽。
50余載甘于奉獻 小修小補方便群眾生活
1970年,張方忠回城分配進企業,木工、電工、鉗工、鍛工,沒有他不會的活兒,沒有他不會用的工具。從那時開始,誰家刀不快了、茶壺壞了、自行車車胎沒氣了,都找他修理,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張萬能”?!皳斓藉X包及時交還失主,為環衛工人免費修車,張師傅助人為樂的事太多了”,周圍老鄰居稱贊道。
退休后,閑不下來的張方忠看到社區人口密集,很難找到磨菜刀、剪子,修理自行車、電動車的地方。當時他就想在社區門口開個便民服務小站,幫助周圍群眾。2016年,在社區支持下,“方忠小站”就此成立。
走進“方忠小站”,切割機、電焊機、打磨機、充氣泵、臺鉗、電鋸……要啥有啥,光形狀不同的鉗子就有幾十種。小站的服務都是免費的,只有需要更換配件時才收取成本費,以便再添置為下一個人服務。平時只要有人需要,一個電話,不管半夜三更還是一大清早,他都會立即去幫忙:修補車胎、配鑰匙、修家電等等。除了回家吃飯的功夫,張方忠都一直在服務點里忙活。這樣暖心的服務,受到居民的好評和夸贊:“自從有了張師傅,小區更溫暖了,我們也更方便了!”附近居民紛紛慕名前來,自發地在微信群里轉發便民服務點的位置和可以提供的服務內容。張方忠說:“都是舉手之勞,方便他人也快樂自己?!?/p>
以身作則匯聚力量 小站大愛溫暖心窩
2017年,雖說已年近古稀,但張方忠每天仍閑不住,心里時刻想著還能為大家做點什么。于是,69歲的張方忠成為河濱社區最年長的志愿者。7年來,他風雨無阻,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志愿活動。新冠疫情期間,他第一批加入社區防疫工作志愿者隊伍,早起晚睡,穿上“紅馬甲”,做好“守門人”。
“志愿服務這件事,只要我還干得動,就一定會堅持下去?!睆埛街疑磉吘奂鹪絹碓蕉嗟闹驹噶α?,有律師、醫生、小區黨支部書記和其他行業能人,大家志同道合,積極參與到服務居民的隊伍中來。在社區的鼎力支持下,張方忠牽頭成立“方忠小站”便民服務志愿聯盟,為居民提供修配、法律、醫療、上門理發、書畫培訓、戲曲培訓等志愿服務,大大提升了轄區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吧鐓^居民都是我的親人,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都愿意找我,我總是盡力去幫助他們?!睆埛街艺f。
“和事佬”善化糾紛 促進鄰里和諧
周邊居民家中發生一些家長里短的矛盾糾紛,都會找張方忠來說理。遠親不如近鄰,在旁人眼中的“管閑事”,卻是張方忠的日常工作。
“多虧了張師傅,讓我們鄰居間重歸于好?!碧崞饛埛街?,林女士滿是感謝。此前,李先生開車遇到林女士外出遛狗,小狗不小心被李先生的車碰傷,雙方始終未能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糾紛嚴重影響了鄰里感情。張方忠了解后,主動上門居中調解,通過近一個月的溝通,雙方最終就賠償金額達成協議,事情得以圓滿解決?!坝忻?,找老張”似乎成了周圍群眾的“口頭禪”,調解小區居民的鄰里關系,同老人談心交流,他忙在其中、樂此不疲,憑借自己的方式為構建和諧社區默默貢獻著力量。
芝麻小事,連著民生大事;滴滴真情,點亮萬家燈火。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像張方忠這樣的熱心人,盡職盡責把每件小事做好,用心用情解決小區居民的“小”困難,社會這個大家庭才變得越來越溫暖。(責任編輯:周勝武 楊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