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桂賢,女,1976年1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三明市客家文化藝術中心主任(原三明市歌舞團團長)。16年來,童桂賢堅守匠心,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品劇目,讓本土文化走出三明。她帶領三明市歌舞團進行文化體制改革,通過開展志愿服務的形式讓文藝走進千家萬戶。童桂賢曾獲全國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先進個人、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福建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守正創新 帶領歌舞團走向新生
2007年,年僅30歲的童桂賢擔任三明市歌舞團團長。當時單位財政緊張,甚至連音響設備都需向其他單位借用。面對這一困局,她果斷提出“四不怕”原則——不畏坐冷板凳、不懼吃閉門羹、不恥丟面子、不怕碰釘子。她帶領全團成員,開拓市場,逐步補足資金缺口?!白鳛閳F長,我要把歌舞團帶出困境,這是責任,是使命?!蓖鹳t說。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她發起歌舞團人事機制改革。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她提出“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酬、合同管理”的原則。這一改革使得廣大演職員工從原來的“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歌舞團也從最初的8人發展到近100人,年收入也從30萬元增長到1500萬元。不僅實現了“起死回生”,更實現了“一年一個樣,幾年大變樣”的跨越式發展。
創作精品 讓本土文化走出三明
在做好工作的同時,童桂賢始終堅持利用假期自費前往北京、福州等地進行學習,苦練內功?!拔铱偤屯聜冋f要努力。首先要自己做出榜樣,我覺得只有先從自己做好,才能更好地激勵身邊人,創作出更優秀的文藝作品來服務三明的發展?!蓖鹳t說。
童桂賢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2019年,為打造“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城市名片,童桂賢組織創作并主演音樂劇《風展紅旗如畫》。劇中,她飾演的阿姆在掩護紅軍傷員轉移時不幸犧牲。為更好詮釋這一角色,排練結束后,偌大的劇場里只留一盞頂燈,她在空蕩蕩的劇場里,一遍遍倒在高臺上演繹阿姆犧牲的那一幕,揣摩人物心境。一次,值班門衛巡視劇場時,還被躺在地上的她還嚇了一跳,勸慰她說,“童團長,已經凌晨了,不要這么拼命哦!”聲音里流露出了敬佩和關心。該劇于2021年4月受邀赴國家大劇院演出。
2022年,她以文化為媒,創作并演出音樂劇《幸福的煙火》。從四處籌措資金到奔赴國家大劇院、上海歌劇院組建一線主創團隊,再到夜以繼日的排練……她身兼策劃者、執行者及主要演員等多重角色。2023年10月,該劇在中國·上海第二十二屆國際藝術節上展演,成為持續推動滬明對口合作走深走實的生動實踐。
熱心公益 讓文藝演出走進群眾
結合歌舞團自身的資源優勢,童桂賢還建立了三明市客家文化志愿服務隊,推動“三下鄉”服務常態化。她帶領全體演職人員把舞臺從城區搬到農村,走進田間地頭。結合三明農村實際,融合各地民俗特色節目,文化志愿服務隊開展流動舞臺車公益演出,通過歌舞、快板、曲藝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出形式,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耙郧按蠹以阪偫镏荒芸吹讲菖_班子搭在蒙古包中的演出,如今來了專業團隊,大開眼界??戳艘淮尾贿^癮,舞臺車下次什么時候再來???”正因為農民對文化演出的渴望,每次鄉村邀請他們送戲下鄉,童桂賢和團里的演員們總會欣然前往。
十多年來,她和團隊們一起走遍了全市1000多個鄉鎮、街道,進行了1000多場次的流動舞臺車文化下鄉演出,還參與策劃和組織了“周周有戲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劇種、群眾廣場文化等一系列公益文藝活動,觀看演出的農民群眾超過百萬人次,被村民們譽為“搭在農民家門口的舞臺”。
在談及對未來的展望,童桂賢說:“今后團隊要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來服務于三明的發展。我們也要讓更好的三明文化走出去,在更高的舞臺上講好三明的故事 ,唱好三明的聲音?!保ㄘ熑尉庉嫞汗?黃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