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進華,男,1954年4月生,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烈士陵園義務護陵員。年輕時,石進華得知烈士陵園無人看護,他便主動承擔起照看陵園的義務,至今自愿守護陵園長達40余載,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烈士的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石進華曾獲湖南省道德模范、湖南省最美擁軍人物、“湖南好人”等榮譽。
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1982年,石進華成為駐通部隊的一名編外倉庫保管員。在部隊,很多工具和物資必需要從地方上采購,石進華每次進城采購物資都要經過臥龍山,看到山上整齊的墳塋很是好奇。經過打聽得知,通道縣地方政府和駐地部隊共同確定把臥龍山作為通道侗族自治縣烈士陵園進行規劃建設,準備把歷年來在通道縣境內犧牲的烈士集中安葬在這里,并打算修建“革命烈士紀念碑”。石進華向部隊同志詢問,得到了求證,解開了心中疑惑。因為這一問,石進華此生便和烈士陵園結下了不解之緣。
盡心盡力守護陵園
烈士陵園建設初期,四周雜草叢生,沒有圍墻,只有一座一座的烈士墓。自1982年的一個周末開始,石進華跟愛人定期到陵園打掃,兩口子擔負起義務管護陵園的責任。隨著時間推移,一些墓碑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部分已經無法辨認出烈士姓名?!傲沂坎荒艹蔀闊o名英雄”,石進華決心對烈士陵園進行一次全面清理,為每一個烈士建檔立碑。于是,石進華夫妻倆歷時三年,從原始的墓碑上將信息一個字一個字地“摸”了出來,經過反復進行拼摸和查閱檔案,終于將73名英烈的姓名與生平事跡核對完成,并交給駐通部隊。
代代傳承紅色基因
石進華已年逾70,守護陵園已40余年,成了職業的陵園守護人。每年都有接不完的烈士家屬一個又一個表示感謝的電話,每逢清明,有烈士家屬前來祭掃,石進華都能準確無誤地帶領家屬來到相應墓碑前。如今,烈士陵園已建成占地面積8200平方米,墓區面積6000平方米的省級國防教育基地,越來越多的部隊官兵和群眾自發來到這里紀念英烈?,F在,石進華每天必定會到陵園走一走,有時會帶上孫女和外孫女一起清掃陵園。
“我現在年紀大了,為國家也出不了什么力了,就盡我微薄力量,看守烈士陵園,為戰士們、烈士們擦擦碑、掃掃地,陪伴他們一生吧!”當年陽光帥氣的石進華也在時光里慢慢變成了一位略顯瘦弱的老人,但是,他對部隊的情感、對逝去英烈的敬仰從未改變。(責任編輯:劉朝靈 向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