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天明,男,1973年6月生,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郵政分公司興隆街支局的投遞員。參加郵政工作30年來,王天明走遍了桃源縣夷望溪鎮80萬里山山水水,投遞各類報刊、郵件等超過50萬件,當地百姓稱他為“活郵局”。他穿行在曲折鄉間郵路上,見到需要幫助的人,總是熱心主動上前,把分外事做成了分內事,默默付出,給平凡的崗位注入了“附加值”。王天明曾獲湖南省勞動模范、“湖南好人”等榮譽。
繞地球20多圈的忠誠信使
常德市桃源縣夷望溪鎮群山環繞,沅江穿鎮而過,直到現在,渡船還是連接鄉鎮兩岸的主要交通工具。王天明服務鄉村區域面積180多平方公里,轄行政村13個,農戶5000多戶,服務人口近2.5萬人。因道路崎嶇、山水環繞,有的地方需要步行投遞,有的地方需要劃船投遞。群眾取件不方便怎么辦?他自行增加投遞點。一天時間收不到怎么辦?那就延長工作時間。郵件查無此人怎么辦?那就反復查詢。
30年來,他一個人、一雙腿、兩只腳,從騎自行車到騎摩托車,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斑白,在蜿蜒崎嶇的山間走了80萬里路,累計起來可以繞地球20多圈。30年來,他投遞各類報刊、郵件約50萬件,投遞各類疑難郵件700多件,對于收件人姓名錯誤或地址不詳的疑難信件,他從不隨便批退,總是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查找收件人并反復試投,使“死”信復活,百姓因此稱他為“活郵局”。
敬業奉獻的“熱心人”
王天明每天早上6時開始工作,直到晚上9時,每年只有大年初一、初二郵車沒來的情況下,才得空休息兩天。前些年汛期時,仙人溪村的一位養殖戶購買的魚塘藥品到了,等著急用,因路不好走,王天明來回花了10個小時將藥送達,可回到家中時,岳父家售賣的家具被水淹了。妻子不理解,王天明只是輕聲解釋:“對方等著包裹急用?!彪S后便投入到家里的“抗洪搶險”中。
“認真敬業,熱心腸!”當地群眾對王天明的評價很高。他連續10多年來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多次被評為優秀投遞員、生產標兵;他還自掏腰包給鄉親訂閱《湖南科技報》《農村百事通》《養殖》等報刊,讓郵路上的父老鄉親通過學習科學知識致富奔小康,帶動200多個農戶發家致富。
家家戶戶的“親友團”
90年代末,隨著打工潮的到來,村里的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人、兒童。于是,王天明義務給當地松林村75歲高齡的楊小箭等三位老人及五位特困戶當上了“編外親人”,出班時會順帶生活日用品或藥品,這么多年約出資萬余元。遇上修修補補,他挽起袖子就干;遇上農活,他卷起褲腿就干;遇上病痛,他背上人就走;遇上煩心事,他耐心地坐下來長聊。老人們都把他當親人,親切地稱他“天明大兒”,當然他也是遠在千里之外眾多打工人的好大哥。
“我要置辦好車輛行頭,更快地傳遞報刊、包裹。天明一到家,幸福來敲門?!比缃?,王天明仍然風風雨雨地穿行在泥濘的道路上、擺渡在寬闊的沅江上、騎行在崎嶇的山路里,用自己的力量去搭建一家又一家的幸福橋。(責任編輯:劉朝靈 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