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貴生,男,傈僳族,1959年10月生,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大練地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諧社區居民。有貴生曾在老家古登鄉臘斯底村支教11年,后在易地搬遷安置點和諧社區創辦“長者學習班”,教授老年人學習基礎的數字、生活技能、普通話、民族音樂等。
身殘志堅 投身支教事業
有貴生患有先天性的雙腿殘疾,但他從小就熱愛學習。小時候村里沒有學校,需要到其他村子去上學。對雙腿殘疾的有貴生來說,別人走1小時的路程他卻要走上2小時,但即使雙腳起泡、流血,也未曾動搖過他上學的決心。
升入中學后,有貴生學習更加刻苦,加上為人正直,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高中畢業后,有貴生本有機會到一所待遇較好的學校教書,但他想起大山里的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毅然選擇回到村子,當起了支教老師。有貴生在支教崗位上一干就是11年,學生也從最初的三四個慢慢變成十幾個、二十多個。前后共有400余名孩子在有貴生的班里學習,正是因為有了他,村里的孩子們不用再為上學每天奔走數小時。
不忘初心 開設長者班
從支教崗位退下來后,有貴生沒有忘記教書育人的責任。2019年,有貴生從山上老家搬遷到瀘水市大練地街道和諧社區,他發現社區里大部分老人都不適應城里的生活。為此,有貴生在怒江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和瀘水康德社區工作服務中心的幫助下,于2020年成立了“長者學習班”。
有貴生自己擔任“長者學習班”的授課老師,教授老年居民學習數字、漢字、生活小技能等,帶領群眾開展閱讀活動。有貴生還從“長者學習班”中挑選骨干成立“長者志愿服務隊”,為行動不便、高齡的老年人提供上門送書、伴讀等服務。長者學習班成立4年來,越來越多的群眾被有貴生吸引到學習班上來。目前,“長者學習班”學員已從最初的16名發展到300多名,通過學習增長知識、提升生活適應能力的氛圍在社區越來越濃。
開展理論政策宣傳普及
為了便于老人們學習,有貴生將自己的安置房貢獻出來,搭建了一間簡易小教室。小小的安置房里放滿了學習用品,黑板上寫滿了學習內容,記錄著老人們的學習日常。
有貴生在向老人們教授知識的同時,把黨的理論和政策用傈僳語翻譯給“長者學習班”的老人們。搬遷群眾對黨的感恩之情,也體現在有貴生的文藝課堂中,他經常帶領學習班的老人們用傈僳語學唱《邊疆人民心向黨》《社會主義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歌曲,用歌聲表達邊疆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在有貴生的帶領下,“長者學習班”自開辦至今,已開展老年人融入新生活學習公益活動95場,教授課程500多節,社區受益老年人2萬余人次。
坐在輪椅上的有貴生,幫助社區里的搬遷老人們在城市“立足”,更好地融入新生活。他是群眾身邊永不退休的“老師”,也是群眾眼里的“最美夕陽紅”。(責任編輯:高晟寒 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