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英,女,1976年1月生,中共黨員,黑龍江省大慶油田水務公司制水一公司中引水廠自動化工程師。工作24年來,李永英始終扎根一線,用“一顆匠心為水業”的初心,時刻踐行“以水保油、為油盡責”的使命,以解決一線技術難題為己任,積極投身創新創效。李永英曾榮獲“黑龍江省第十三屆勞動模范”“龍江好人”等榮譽。
以“匠心”守“初心” 在追求卓越中出彩
李永英生長在油田,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她一心想要扎根在一線崗位,樂于在艱苦環境中磨練。大學畢業后,李永英被分配到中引水廠,從那時起,她就暗下決心,立志做供水安全的守護者。她的懷里總是揣著一本技術書,白天上現場對照實物琢磨,記憶流程和操作規程,下班回家再把白天學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細細揣摩,直到吃透為止。僅用很短的時間,李永英就練就了“一摸工具就能知道規格型號、一看現場就能判斷運行狀況、一聽聲音就能辨別機械故障”的絕活兒,成為了一專多能的“崗位通”。上級幾次想抽調她到機關部門工作,但源于對一線崗位的熱愛,她都婉言謝絕了。
以“潛心”鑄“丹心” 在矢志創新中閃光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边@是李永英干工作的信條。廠里自動化程度高,進口儀表、設備多,操作界面和說明書上的英文專業詞匯量特別大,學習掌握起來非常困難。為了盡快弄通這些“洋玩意兒”,李永英沒白天沒黑夜地研究,利用廠家每次來維修的機會“偷學”。在維修故障過程中,她向廠家專業技術人員提出質疑和挑戰,頂著壓力,自己設計研制過濾減壓裝置,一舉解決困擾廠家多年的水質監測儀表因水噴濺導致失靈的設計難題,年可節約成本24萬元。一有時間,她就總是滿廠查看,琢磨著如何調整進口設備的運行缺陷,如何優化調整工藝流程。在她的不斷努力下,為水廠解決故障點項8200余個,建立和完善加藥系統、反沖洗系統等自動化設備操作流程及調整方案11套,提高了設備運行的穩定性,為水廠優質供水提供堅實保障。
以“恒心”鑒“真心” 在傳技育人中升華
多年的創新經歷讓李永英深知,“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于是,她開始組建創新創效團隊,將廠里的技能人才聚到一起,傳授匠技、培育匠才。2019年10月,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從那一天起,李永英深深地感到自己肩上擔子更重了。她帶動廠里的工匠、骨干、大拿們主動當老師,把多年的工作經驗認真總結,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在她的帶領下,一大批青年崗位能手和創新創效新兵迅速成長起來,帶領團隊完成創新創效項目47個,創效額達1300多萬元。
29.7萬平方米的中引水廠,每個角落都留下了李永英的足跡;這里的40臺水泵、33臺卷揚機、103個控制柜,她都如數家珍;每臺設備的技術原理、控制參數、性能優劣,她都了如指掌。在李永英心中,沒有小崗位,只有大事業。(責任編輯:周勝武 單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