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振我,男,1965年12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泰順縣筱村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36年來,他扎根農業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為近3萬畝農田、果園提供全方位服務;他勇于創新探索,致力推廣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融合綠色防控技術,累計推廣技術100余項,為農業增收節支3億多元,被群眾稱為“泥腿子專家”。吳振我曾獲全國十佳農技推廣標兵、全國最美農技員、浙江省勞動摸范、浙江好人等榮譽。
扎根農業 田間地頭成了辦公室
1986年,吳振我成為一名基層農技干部。當時一位農民種植的水稻出現蟲害,吳振我成功解決了農戶的難題??吹睫r戶開心的樣子,他從此暗下決心,利用所學專長幫助農民解決難題。遇到田地比較偏遠,他步行十幾公里上門“送服務”,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載的全是“種植秘籍”。無形中,田間地頭成了辦公室。
從此,吳振我堅持指導農民應用新技術、傳播農業知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年復一年做試驗、搞推廣是他的寫照。他以“老黃?!钡那閼逊杖r,足跡遍布全鎮20個村的田間地頭,被群眾稱為“泥腿子”專家。
心系民生 農技服務助力產業振興
2006年,吳振我在工作中發現農戶在病蟲害防治上遇到了瓶頸:一是技術掌握不夠;二是勞動力短缺;三是對新技術存在疑慮。為此他提出了“統防統治”,萬事開頭難,在他的指導下,泰順縣筱村鎮成立首家植保專業合作社(永豐植保專業合作社),負責“試驗田”的病蟲害“統防統治”。試點剛推行時,農民反映用了合作社的農藥蟲子噴不死。在吳振我耐心、通俗易懂的科普講解下,“環境友好型農藥”以點及面得到推廣,農民的經濟收入得到提高。
2010年,受不利氣候影響,泰順大多數沒有實施“統防統治”的鄉鎮都發生病蟲害,造成不同程度減產,尤其是揚兩優6品種基本處于絕收,但筱村鎮的揚兩優6品種卻取得豐收。農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積極加入,綠色防治順利推廣。2012年永豐植保專業合作社獲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服務組織。吳振我主持的《山區萬畝單季稻病蟲害統防統治及集成技術推廣應用》項目榮獲2013年度溫州市農業豐收一等獎。2018年-2020年,吳振我主持試驗無人機飛防技術取得成效,至2023年已在全鎮推廣。36年來,吳振我承擔農業試驗、示范200多個,累計推廣技術100余項,為農業增收節支3億多元,其中“中浙優8號”推廣種植30多萬畝,畝均增收55公斤,實現增收產值1億多元。
開拓創新 農業項目促進增收致富
在農技推廣的同時,吳振我積極探索創新農業項目。1995年,他利用坡頭村得天獨厚的條件,積極引導農民種植大棚蔬菜,如今坡頭村成為知名大棚蔬菜種植專業村。到2001年,大棚蔬菜種植已輻射全鎮5個行政村,種植面積增至1150畝,實現年產值920多萬元,僅一項就增加農民人均收入1500余元。
吳振我根據筱村鎮山區特點,打造了部級萬畝單季稻高產示范片,平均畝產651.5公斤,相比山區平均單產480公斤高出35%,年增產稻谷594噸,年增加經濟效益950萬元,攻關田平均畝產783.1公斤,創下了泰順山區單季稻的最高產量。
在吳振我的推動下,筱村鎮建設了蔬菜、糧油、茶葉、水果、林果等基地,農業年產值達3億多元,農產品銷售也紅紅火火。筱村鎮成為“溫州市后備蔬菜基地”,先后獲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實施單位等稱號,農業發展興旺,農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責任編輯:劉朝靈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