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博,男,1974年5月生,安徽省淮北市陽光心理醫院院長。12年來,王博利用工作之余,義務幫助與家人失聯的患者“尋親”。從患者的口音入手,耐心啟發詢問,篩選有效信息,再運用他在實踐中摸索出的“六步尋親工作法”進行排查論證,王博12年間行程10萬余公里,幫助了全國各地上千名走失人員回歸家庭,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尋親院長”。王博曾獲“安徽好人”榮譽。
真情付出 愛上“一群不回家的人”
“姓張還是姓增?”“姓增?!薄凹以谀睦??”“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023年8月14日,在淮北市陽光心理醫院,一位年逾古稀且有精神障礙的老人,經歷了32年的漂泊后,在院長王博的幫助之下,找到了那些一直以來都困擾她的問題的答案。1個月前,增某被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救助站送到淮北市陽光心理醫院,接受治療并尋找親人?!八齽倎淼臅r候,身體不停發顫,幾乎不愿說話?!蓖醪┗貞?,經過治療,增某病情逐漸好轉,偶爾能夠正常交流??恐渲械挠行畔?,歷經艱難的信息比對,王博終于幫增某找到了親人。
淮北市陽光心理醫院創辦于2006年,以救助精神或智力障礙患者為主業,醫院接待室里,掛滿了30多家全國各地救助站等合作單位送來的牌匾,50多名受助人員及其家人的錦旗。更多的錦旗,因為實在沒有空位懸掛,只好收進了倉庫保管。精神或智力障礙患者大都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沒有家人的陪伴,不接受正規的治療,很難融入社會,且隨時可能有危險發生。有的幾天不說一句話,有的從早到晚自言自語,無論什么病患,王博都耐心傾聽、記錄,選取有價值的話記錄,通過“會診”反復排查論證……多年來,照顧、診治特殊患者工作的特殊使命,讓熱心的王博養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隨時隨地記錄那些忘記家人和住址的患者的只言片語,趁他們短暫的頭腦清醒時間,科學引導、耐心詢問,記錄、梳理、排查、聯系,在當地民政、公安等部門的支持下,王博幫助一名又一名無信息受助人員找到家人。正如王博所言,“我愛上了一群不回家的人”。
跋山涉水 開啟“組團尋親”之旅
王博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摞摞厚厚的尋親筆記。有的記錄著受助人員書寫的“天書”信息,有的羅列著不同人員的尋親方案,有的是與全國各地不同機構、不同人員聯系的地址和電話號碼。每一個數字和筆跡,都是一場實實在在、傾盡全力的思索和找尋,是一次次跨越千里和萬里的等待與團聚。
尋親本不是王博的業務范圍和專長,尤其是幫有精神或智力障礙的患者尋親,更是難上加難?!皩τ诰窕蛑橇φ系K患者來說,比藥物治療更加重要的是心理治療。幫助他們回歸家庭,重新感受來自家人的關心愛護,也是幫助他們回歸社會的有效途徑?!蓖醪┱f。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從剛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到如今的全身心投入。過人的責任心,讓王博意識到幫助走失人員,特別是精神和或智力障礙患者尋找家人、回歸家庭的重要性。同時,他感覺到,一個人單打獨斗,能力作用發揮實在受限。2017年,王博在醫院內部成立“陽光尋親工作室”,8名醫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醫護人員加入進來,開啟“組團尋親”之旅。因實地走訪的需要,王博帶領大家跋山涉水10萬余公里,足跡幾乎遍布了全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并通過多年的實踐和總結,摸索出“六步尋親工作法”。
“六步尋親工作法”,具體來說就是:確定一個“回家”的目標;查詢“地址及人員”二類信息;創造溝通問詢“節點、時機、側重點”三個條件;用好“各種地圖、新華字典、翻譯軟件、百度文庫”四種工具;采取“心理疏導、生活軌跡回憶查詢、引導書寫、口音辨析、方言識別”五種方法;通過“救助協查、群眾協助、愛心接力、互幫互助、實地走訪、警民聯動”六項措施。王博圍繞受助人員最為熟悉的地址、最想回歸的地方、最想見到的親人,印證和縮小各類信息范圍,經過綜合研判最終確定可能存在的身份及家庭信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或聯系當地民政部門和愛心組織,找到其家人,平安送回家。
一路陽光 用“團圓”書寫家國情懷
一路陽光,大愛無疆。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以來,在全國各地民政部門和志愿服務組織的無私幫助下,王博及其團隊已幫助千余名與家人失聯的患者重新回歸家庭。2020年9月,在安徽省民政廳舉行的全省救助管理工作培訓班上,王博受邀進行2個多小時的經驗交流,得到業界的充分肯定。尋親路上,王博帶著他的醫護人員們傾注著真情,付出著汗水,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團圓的故事。
離家多年的耄耋老人重返故土,從小走失的兒郎又見爹娘,負氣出走的家人失而復得,被拐失聯的夫妻再續前緣:2019年8月,離家22年的王某英回到內蒙古巴彥淖爾家中;2021年4月,83歲的丁某美,被平安送回江蘇泗陽老家;2022年4月,他們一路護送走失37年的顧某芹回到河南方城;2023年5月11日,煙臺市福山區走失婦女宋某平,失散27年后母子團聚……最短尋親時間8個小時,最小尋親年齡7歲,最大尋親年齡83歲,最“糾結”的信息落實輾轉5省8市,最復雜的個案耗時68個工作日,單例多部門多機構鏈接溝通最多的9個,最漫長的回家之路47年。
隨著影響不斷擴大,全國30多家救助機構慕名委托尋親,王博被市民群眾親切地稱為“尋親院長”。(責任編輯:黃舒雅 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