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永海,男,1981年12月生,山東省新泰市石萊鎮崔家莊村村民。馬永海因兒時患小兒麻痹癥,雙腿無法行走。但身殘志堅,自強自立,幫助別人特別是殘疾人走上共同富裕路。馬永海榮獲“山東好人”等榮譽。
身殘志堅 重拾美好生活信心
馬永海初中畢業后,看到身邊殘疾人創業的例子,內心萌生了賺錢養家、減輕父母負擔的想法。1997年,他在家里干起了建材生意,費了好大的勁學會了開三輪車送貨,不管刮風下雨,他都及時送貨上門。有兩次因路窄或下雨路滑,三輪車側翻,他不顧傷痛,重新裝車,按時把建材送到。別人說:“你這么拼命干什么?”他說:“咱要講誠信不能耽誤事?!庇械拇迕駴]錢就欠著,他從不催賬,甚至減少或免除困難村民的欠款,17年來共減免貨款18萬元。2014年,他開始養豬,掌握技術后,不僅教村民技術,還無償為他們的豬定期打疫苗,得到村民的廣泛稱贊。馬永海常說:“我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雖然身體殘疾,但精神不能殘疾,我不能讓爹娘白白拉扯我長大!我不光要自己賺錢,還要帶著十里八村的鄉親們特別是殘疾人都富起來!”
奉獻愛心 幫助別人擺脫困境
2019年10月,在鎮殘聯的幫助下,他開始為青島的一家企業加工魚鉤工藝品。由于容易學習掌握,在家就能干,掙錢方便。有了這個好項目后,馬永海主動邀請周邊的殘疾人參與,為困難殘疾人增加一份生活保障。毛阿姨是一名聾啞人,由于溝通交流困難,馬永海就打手勢、手把手地教了她七天才入門。毛阿姨起初加工的產品殘次品較多,馬永海就自己重新返工,工資卻按合格品付給毛阿姨。為了能讓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收入多點,馬永海把工序少、賺錢多的“好活”分派給他們。殘疾人小艷有2個兒子正在上小學,父母年紀大需要照顧,馬永海盡量把一些輕松的活分派給她,現在小艷每月收入1500多元。殘疾人小麗腿腳不便,馬永海就安排人捎去材料、捎回產品。小麗過意不去,想少拿點工資,馬永海說:“我干這個項目就是為了讓更多的殘疾人自強自立?!备浇迕窨吹郊庸~鉤的殘疾人都能掙錢,有的每月能掙到4000余元,還不拖欠工資,一些離不開家又沒有掙錢門路的村民就找馬永海加工魚鉤。不管誰來,馬永海都耐心介紹、細心指導、免費培訓,直到學會為止。目前,有100余名勞動力跟著馬永海加工魚鉤,其中殘疾人15人。從事魚鉤加工以來,馬永海沒有拖欠工人一分錢工資,有時候周轉困難他就貸款或找親朋好友借,他說,“幫助別人,說話算數村民才能信任你,咱不能干昧良心的事”。
拼搏賽場 幫助殘疾人樹信心
馬永海扶貧又扶志,看到周邊很多殘疾人自信心不足,對未來生活充滿迷惘,他主動找他們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增強信心。馬永海經??大w育比賽,覺得自己舉重還行,于是報名參加山東省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他得知鄰村殘疾人老陳和老宋夫婦也有體育特長,就動員他們3人參加比賽。訓練期間,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互相鼓勵,不斷提高競技能力。比賽前夕,老陳想放棄,馬永海耐心勸說:“我們參加比賽,不是為了拿獎牌,是證明我們身殘志堅?!弊罱K,他們4人都獲得了獎牌,給家鄉增了光添了彩,也讓周邊的殘疾人精神大振。很多殘疾人都紛紛以馬永海為榜樣,重拾起生活信心,主動走向社會,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馬永海的事跡得到了社會和政府認可,他的魚鉤加工作坊先后成為泰安市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泰安市“如康家園”創業基地。
馬永海身體殘疾,本是需要幫助的人,他卻身殘志堅成為了幫助他人的典范,不僅自己致富奔小康,還鼓勵帶動其他殘疾人自強自立,幫助他人,奉獻社會,在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發光發熱。(責任編輯:周勝武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