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
75年來,在遼寧大地,文明之花璀璨綻放,精神之力激揚澎湃。這里先后涌現出孟泰、尉鳳英、雷鋒、羅陽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向上向善,成為這片土地鮮明的人文特征。
今年夏天,在洪水肆虐的危急關頭,李清學向險而行,成功營救3名落水兒童后不幸犧牲。不久前,遼寧省追授李清學遼寧“時代楷?!狈Q號,學習宣傳他的崇高精神。
信念的力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這些共同的基因和精神特質,在一代代遼寧人中薪火相傳。
繼往開來,遼寧正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好作風,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不斷提升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奮力開創新時代遼寧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
堅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多年來,遼寧省始終堅持成風化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主題公園、主題街(路)等示范點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開展“我和我的祖國”“永遠跟黨走”“強國復興有我”等一系列群眾性主題活動,持續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拔鹜乓话俗茬婙Q警儀式”、“清明祭英烈”、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等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進一步厚植廣大群眾的愛黨愛國情懷。持續打造的開學第一課活動,在青少年心中種下崇德向善的種子。

2024年遼寧省開學第一課精彩紛呈,反響熱烈。圖片來源:北斗融媒
厚植道德沃土,發揮榜樣力量。75年來,英模輩出是遼寧突出的文化現象、鮮明的文化特質。一路走來,遼寧先進典型不斷涌現,成為家喻戶曉的模范,成為本行業本戰線的標兵,在各個時期都發揮了重要示范引領作用。2014年以來,遼寧持續推出系列選樹活動,為發現典型建立機制。截至目前,選樹和發布遼寧“時代楷?!?6人(集體)、遼寧省道德模范112人、遼寧“最美人物”618人、“遼寧好人”1360人(組);7人(集體)獲評全國“時代楷?!?,10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25人獲評全國“最美人物”,249人(組)獲評“中國好人”。作為雷鋒精神發祥地,全省19個單位獲評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16人獲評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命名遼寧學雷鋒活動示范點151個、遼寧省崗位學雷鋒標兵168人。每個先進典型的名字都是閃光的名片,彰顯著榜樣引領的力量。全省上下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氛圍日益濃厚。

2024年6月28日,遼寧省授予丹東市融媒體中心《銘記》工作部遼寧“時代楷?!狈Q號。圖片來源:北斗融媒
開展文明實踐,構建精神家園。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六進”活動;在傳統節日和各類紀念日,組織群眾開展“村超”“村晚”“村BA”等活動……近年來,遼寧省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省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0個、文明實踐所1354個、文明實踐站16036個,實現了三級中心、所、站全覆蓋。各地結合實際,圍繞理論宣講、文藝文化、科普宣傳、移風易俗等,推出一批受歡迎、可持續、叫得響的文明實踐活動品牌。扎實的文明實踐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

10月16日,沈陽市明廉街道福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銘記抗美援朝歷史 追尋緬懷革命英烈”國防教育主題宣講活動,活動特別邀請沈陽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中國好人”、“遼寧好人·身邊好人”、“遼寧省最美志愿者”楊寧進行宣講。圖片來源:沈陽文明網
深化文明創建,擦亮幸福底色。近年來,遼寧省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加快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水平。創建惠民,各類創城熱線和平臺,推動解決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問題。創建為民,老舊小區、農貿市場、背街小巷等更新改造,農村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專項行動,為群眾提供更加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打造“十五分鐘便民服務圈”,出臺《遼寧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加強對失德失信行為的整治,舉辦“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小品小戲大賽,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等活動,講文明樹新風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群眾文明素養不斷提升。
七十五載,歲月長河,奔騰向前。文明之力不斷匯聚,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豐潤道德滋養。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向上向善,繼往開來,遼寧明天會更加美好?。ü└澹哼|寧文明辦 遼寧日報 記者關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