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
近年來,特別是2023年安徽網絡文明大會召開以來,安徽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網絡文明內容共建、典型共創、素養共育、生態共治、成果共享“五共”行動,持續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大力培育網絡空間新風正氣,不斷完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在江淮大地蔚然成風,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匯聚強大正能量。
舉旗鑄魂,在網上正面宣傳中唱響最強音
行走千里江淮,探悟中華文明。大型融媒理論文化節目《理響新時代》第七季《徽映風華》在“學習強國”、安徽衛視等平臺播出,以安徽文化傳承與發展為切入點,深刻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掀起線上觀看精彩節目、線下打卡江淮地標的熱潮。
安徽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精心打造“頭條工程”,常態化開設“牢記囑托譜新篇 砥礪奮進新征程”等專題專欄,統籌各級各類網絡宣傳資源,推出“‘習語’聲聲暖江淮”等一批有分量的融媒體產品,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藍圖,全省主流媒體全面挺進主戰場,發揮網絡傳播優勢,精心組織網上宣傳報道。安徽日報客戶端開設“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專題,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徽實踐;安徽視訊推出系列短視頻,邀請各行各業暢談落實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安徽時評、中安在線策劃系列新銳評論,點贊各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金點子”“實招式”。
從“中國式現代化長三角實踐(安徽站)”,到“專精特新‘小巨人’長成記”,再到全國微博名人美好安徽行,一次次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匯聚主流媒體、網絡名人,全景展現江淮兒女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豐碩成果,巨大流量形成震撼聲量,凝聚起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的精神力量。
崇德向善,在網絡文化培育中弘揚真善美
《凌家灘的記憶》,展示安徽厚重的歷史底蘊;《水墨徽州》,描繪徽州大地的文化圖卷;《淮上的田野》,講述質樸鄉村的動人故事……省委網信辦打造的“一城一歌”網絡音樂文化交流營,集結16市優秀音樂人,推出一首首動聽歌曲,在互聯網上展現安徽文化的煙火氣和時尚范。
近年來,扎根江淮厚重的文化土壤,全省大力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加強網絡空間文化培育,開展“徽·風”安徽網絡文化季活動,實施“一、十、百、千、萬”系列示范性項目,分眾化打造“網絡中國節”“二十四節氣里的大美中國·安徽篇”、“黃梅有戲、文明有約”網絡展演等特色活動,持續推出《網絡文明E起來》《唱給你聽》等一批精品力作,在網絡空間厚植徽風皖韻的價值內涵。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從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到打造“皖若春風”安徽特色思政品牌,再到“政法英模先進事跡報告”云展播,全省廣泛宣傳先進典型的光榮事跡,引領崇德向善的網絡風尚,在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近日,在成都舉行的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上,省委網信辦報送的“全國貨車司機卡友地帶互助救援”和“AI筑夢基礎教育”網絡公益項目,成功入選2024年網絡公益行動優秀網絡公益項目典型案例。
網絡公益,聚沙成塔?!盎铡背:梦锞W絡公益助農項目,讓農民發愁賣不掉的農產品有了好銷路;“E起成長 文明護航——安徽省網絡公益鄉村助學計劃”,令鄉村留守娃圓了求學夢。安徽廣泛動員網信企業、網站平臺、網絡名人,積極參與公益行動,不斷凝聚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齊心協力,在共建網絡文明中畫好同心圓
大黃山,囊括黃山、池州、安慶、宣城四市,組成一個越來越火的超級IP。日前,安徽自媒體聯盟在池州舉辦“網絡名人助力大黃山建設座談會”,各抒己見、建言獻策,形成助力大黃山宣傳、打響大黃山品牌的一致共識。
共育網絡文化,共享網絡文明。安徽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網絡文化、網絡文明建設,倡導成立安徽自媒體聯盟,吸納“法醫秦明”等“大V”“大號”加入,不斷壯大正能量“朋友圈”。
網絡文明素養牽系千家萬戶,更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開展網絡文明公益海報創作大賽,舉辦安徽省大學生微電影展,推出“網絡清朗空間 你我共同守護”巡回公益大講堂……安徽面向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群體舉行主題活動,讓網絡文明風尚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風。開展全省文明網站平臺賬號評選,實施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等活動,深化網絡文明素養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全省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向網上延伸,實現網上網下文明建設互促共進。
唯有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期盼。安徽把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作為管網治網的根本之策,以徐徐新風推動網絡空間霧霾漸散、天朗氣清。(供稿:安徽省文明辦 安徽日報 記者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