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從濟源市北海街道的紅色蒲公英宣講團到洛陽市懈寺村的“百姓食堂”,從鄭州市上街區的“三句半”再到商丘市西陵寺鎮的“幸福西陵”工程,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人們樹立新觀念,培育新風尚,繪制出一幅幅文明和諧的社會新畫卷。
蒲公英吹響“文明號”
“這樣的活動我們非常喜歡!希望以后多開展一些這樣的文藝演出活動?!?024年3月12日下午,濟源市北海街道舉辦了“舞動春天——讓文明之光照亮北?!蔽乃囇莩龌顒?,一位老人在演出現場說道。為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專項行動,北海街道紅色蒲公英宣講團以文藝表演助推移風易俗,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潛移默化間教育引導大家孝老愛親、拒絕鋪張浪費、破除陳規陋習,呼吁大家轉變婚喪觀念,自覺抵制高價彩禮,樹立文明新風,為群眾獻上一場文化盛宴,用文明之光照亮北海。
文藝演出緊扣移風易俗主題,通過表演唱、小品、快板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為助力鄉風文明凝心聚力?!按舜涡麄骰顒右匀罕娤猜剺芬姷墓澞啃问?,聚焦移風易俗,既貼心又接地氣,把便民惠民服務送到了群眾‘家門口’,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更加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考?!北焙=值擂k事處工作人員說。
活動開展以來,紅色蒲公英宣講團一路走一路唱一路演,足跡遍布坊間巷尾、學校社區、養老中心,在離群眾最近的舞臺宣傳移風易俗、謳歌先進典型、倡導文明風尚,有力增強了群眾的文明意識?!斑@些文藝節目給觀眾的感受很深,現在的婚喪嫁娶觀念確實要改變?!北焙=值阑▓@社區居民馬占營說道。
今年以來,宣講團共開展活動10余場,覆蓋轄區群眾2萬余人,成功助推移風易俗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在轄區營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圍,切實讓文明之風勁吹北海大地。
共繪節儉“幸福圈”
“現在,家家都蓋有新房,一次在辦理喜事過程中,由于群眾慶祝喜事的熱情過高,在慶賀過程中對村民的新房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產生了一些不愉快和矛盾?!甭尻柺行杆麓妩h支部書記李根龍回憶道。
為解決村民辦理紅白喜事的場地、物料等困難,大家商量后決定籌建“百姓食堂”。經過認真調研、會議商議后,確定老村委一樓為“百姓食堂”地址,購買桌椅15套,4臺空調,配置全套操作間,采購專業廚具,誰家想辦紅白喜事,提前申請即可。
“一開始執行起來也可難,我們找了村里的黨員干部先使用,大家看見他們用了挺不錯,才慢慢接受?!崩罡堈f,在帶頭使用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操作、管理、運營等細微問題,向廣大群眾征求意見,對一些重大事項,如申請、使用費用等,經過大家討論之后,形成決議,進行公示,讓群眾參與“百姓食堂”的規劃和管理。
在李根龍看來,“百姓食堂”還有更重要的作用——設立“百姓食堂”有利于增加村民之間的感情,增強村里對鄉規民約的執行力,有效減少村民之間的矛盾點,為鄉風文明提供助力。
懈寺村“百姓食堂”成立以來,平均每年使用達20余次,與在縣鄉酒店辦理相比,直接為村民節省每桌費用達200余元,每辦一場紅白喜事能夠節省費用1.5萬元至2萬元。
近年來,“百姓食堂”越辦越好并輻射到了周邊村落,目前,已有千余人直接從中受益。
“愛”字當頭 禮字為“輔”
“為婚嫁‘減負’,為家庭‘減壓’,避免將人生大事搞成面子工程,提倡新事新辦、婚事簡辦……”近日,鄭州上街區新安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了一系列“移風易俗樹新風”主題活動,通過主題宣講、“移風易俗三句半”表演等創新形式,教育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做到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勤儉節約、杜絕鋪張浪費。
街道社區治理辦公室負責人說道,為革除天價彩禮、大操大辦、厚葬薄養、炫富攀比、鋪張浪費、隨禮泛濫等歪風陋習,由街區治理辦公室牽頭,經民主討論制定了“居民公約”“微公約”,倡導立家規、傳家訓、樹新風,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做到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勤儉節約、杜絕鋪張浪費。
為提高移風易俗宣傳效果,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通過宣講員“身邊化”、宣講地點“便民化”、新聞宣傳“常態化”等形式,用身邊人身邊事逐步轉變群眾思想觀念。
“借助文藝宣傳正新風,聯合區文化館開展‘四季村晚’文藝匯演2場,戲曲、民俗舞蹈等惠民活動130余場,宣傳活動18場?!苯值郎鐓^治理辦公室負責人說。
小活動大文明
“多年不說話的妯娌開腔了,平時有點小摩擦的鄰里也開始說話了,主要就是靠鎮上辦的這些活動,好,真好啊?!闭勂鸾陙砩糖鹗形髁晁骆偱e辦的志愿活動,一位接受采訪的大娘對西陵寺鎮舉辦的“做好一頓飯”活動贊不絕口。
人孝百愿成,家和萬事興。近年來,商丘睢縣西陵寺鎮開展“一節課”“一盆水”“一頓飯”“一個節”等文明實踐活動,通過志愿服務的形式,讓全村像過大年一樣集聚在文化廣場上或孝善大食堂,有了交流的平臺,村民的話匣子打開了,村民的心打開了,村集體意識空前增強了。
西陵寺鎮把幸福大講堂作為創建“幸福西陵”工程的“開路先鋒”,以村為單位,每周舉辦一次,截至目前,全鎮31個村已開展幸福大講堂200余場次,參與群眾10000余人次。
“對大家來說,每一次洗腳都是一堂生動的幸福課堂,拉近了親人之間的感情距離?!蔽髁晁骆傁嚓P負責人說,“萬人萬家孝親敬老洗腳活動”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全鎮已有近萬人積極參與此項活動。
鄉風文明建設需要搭建一個大眾可參與、愿參與、樂于參與的大舞臺。為此,西陵寺鎮特意推出“幸福文化節”活動。在文化節上,文藝志愿者為老人唱戲唱歌,孝心子女為父母長輩洗腳,青少年登臺朗誦……各種各樣的活動形式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該鎮已開展幸福文化節活動230余場次。(供稿:河南省文明辦 河南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