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度新春 文明新風沁人心——廣西大力引導群眾文明節儉過年紀實-中國文明網
移風易俗度新春 文明新風沁人心——廣西大力引導群眾文明節儉過年紀實
發表時間:2024-03-01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移風易俗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黨風政風民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迎來送往少了,“廉節”氛圍更濃;“舌尖上的浪費”少了,“光盤行動”多了;麻將牌桌少了,文藝活動多了……龍年春節期間,廣西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活動,一項項有力舉措破除鄉村的陳規陋習,一個個典型模范帶動鄉親們見賢思齊,一場場豐富活動讓文明新風浸潤人心,各地鄉村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梧州市長洲區在平浪村舉辦2024年“推進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暨“我們的節日·春節”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活動。

宣傳引導 營造文明新風輿論環境

“壓歲錢攀比行為不能要,我們應該提倡節儉過年,讓壓歲錢回歸本意……”春節前夕,多場移風易俗專題文藝匯演在百色靖西市舉行,演員們用靖西末倫腔調倡導壓歲錢發放新風,引起在場觀眾共鳴。

近年來,靖西部分地方壓歲錢金額不斷攀升,給許多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也扭曲了壓歲錢原有的文化內涵。

高額紅包看似家事、私事,實則帶有很強的社會屬性,影響鄉風民風社風,看金不看情,正常人情來往被道德綁架。人民群眾反對什么、抵制什么,就要堅決防范什么、糾正什么。

針對春節發壓歲錢時存在“好面子”“充胖子”等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靖西從擴大宣傳教育入手,發揮黨員干部、鄉賢、族老等“關鍵少數”的模范帶頭作用,線上發布節儉過年小視頻、系列漫畫;線下組織召開黨群茶話會、群眾大會,組織文藝匯演進行宣傳教育,增強群眾除舊樹新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形成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

“以前過年發紅包,一個最少也得100元,過個年下來,一個月的工資就沒了;發小額紅包的倡議很好,回歸‘紅包’的本意,就是圖個吉利,順順利利,我和家人都支持?!本肝魇忻褛w益凡說。

春節是家庭團圓的時刻,也是弘揚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的重要時刻。移什么樣的風、易什么樣的俗,廣西各地各部門創新方式方法,推動移風易俗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在首府南寧,青秀區通過各種渠道發出倡議,號召市民移風易俗,和睦過春節;低碳環保,綠色過春節;安全防范,平安過春節;遵德守禮,文明過春節;遵紀守法,廉潔過春節;服務社會,互助過春節。

在桂北深山,春節期間,走進河池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才鄉新坡村,文明新風撲面而來。敞亮的道路兩旁,嶄新設置的村規民約、文明墻繪等清晰可見;讀書小屋內,放假的學生趁著假期借閱書籍,增長知識,屋外村民聊天下棋,悠然自得。

開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歸根到底是為百姓謀福祉,讓生活在鄉村土地上的人因文明而更幸福。宣傳引導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龍年新春,隨著移風易俗深入開展,各地鄉村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制度保障 破除大操大辦陳規陋習

移風易俗不僅需要宣傳引導,更需要制度保障。

當下,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多,春節期間返鄉辦婚禮成了一種新風尚。

梧州市蒙山縣集體婚禮引風尚。

春節前幾天,象州縣妙皇鄉竹園村張家小院里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親友先后來到這里,參加村民小張的婚禮。賓客張天文樂呵呵地隨了50元禮金。他說,前幾年,村民辦紅白事動不動就要上千元一桌,隨禮也水漲船高。后來村里修訂了村規民約,酒席餐標和隨禮金額都有了標準,“隨禮不在于金額,更重在心意,大家都覺得輕松很多?!?/p>

“每桌餐標500元左右,一般不超過20桌。如果超標,由理事會成員勸導、廣大村民監督?!敝駡@村紅白理事會會長張學周介紹說。

2022年,國家相關部門印發了《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自治區也制定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各地也紛紛出臺“接地氣”的村規民約,來保障移風易俗的實施。

今年梧州岑溪市歸義鎮秋風村村規民約的修改,也聚焦在了大家都關心的壓歲錢。該村組織召開全體村民大會,聽取群眾對修改村規民約倡議書的意見,表決通過后,將倡導過年紅包“不超10元”的內容寫進了村規民約。

移風易俗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在來賓蒙村鎮的多個村屯,村規民約則詳細到了積分。該鎮多個村設立愛心超市,群眾可以通過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獲得積分,再憑積分到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讓群眾從文明創建“觀眾”變為“主角”。該鎮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村里組織的各項活動,有效破除陳規陋習,激活鄉風文明新活力。

有了村規民約,監督還得跟上。河池市多地組織移風易俗服務隊,通過走訪入戶等形式,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引導工作,遏制村里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風。

上有各級各部門壓緊壓實責任,采取扎實有效舉措;下有“村規民約”,村民自發配合。這個春節,移風易俗的治理效果日益顯現,高價彩禮、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在部分地區持續蔓延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文明節儉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創新推動 樹立風清氣正文明新風

涵養文明新風,重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各地治理陳規陋習的同時,創新引導方式,以健康向上的多元活動占領陳規陋習的滋生空間。

龍年新春,在八桂大地廣袤的鄉村田野,多元化的“移風易俗過大年”活動持續開展,新年俗、新風尚浸潤下的新鄉村,處處是溫馨和美的濃厚年味。

正月初二,2024年南寧市“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邕城戲韻賀新春演出與南寧市民見面。傳統例戲《仙姬送子》、粵劇折子戲《洞天福地》等以家庭和睦幸福、奮發自勵為主題的傳統戲曲劇目展現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邕城戲韻賀新春演出在新會書院與市民見面。

舞獅是傳統民間藝術,每逢傳統節日或集會慶典,人們都以獅舞助興,充滿著喜慶和吉祥的寓意。喜慶中國年,來自玉林容縣容州鎮紅光村醒獅隊的隊員們,走村入戶,通過舞獅表演,營造濃濃年味,給大家送上新年的祝福。

在中國攀巖特色小鎮——南寧馬山縣古零鎮羊山村,戶外攀巖比賽、“村BA”、鄉村馬拉松等一系列運動賽事緊鑼密鼓地開展,讓群眾運動健身過個年、拔得頭籌好彩頭成為新年俗。

地方聯歡展演、傳統民間藝術、各類體育比拼……春節期間,人們走出家門,享受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的“文旅大餐”。帶著家人享受愜意的假期時光,成為很多人的過年方式。也有不少人選擇了成為志愿者,在奉獻中開啟新的一年,溫暖更多人心。

百色凌云縣組織返鄉干部、“五老”人員、退伍軍人、經濟文化能人等人員成立新鄉賢志愿服務隊,探索“新鄉賢 ”群眾工作法,發揮新鄉賢在帶頭遵守村規民約、破除陳規陋習、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等方面的作用。北海合浦縣則開展“立春時刻 春卷傳情”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進來,紅紅火火中國年,“志愿紅”讓“春節紅”更溫暖。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移風易俗是一項長期工作,治理陳規陋習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024年,廣西以先行縣、重點村鎮為示范,帶動全區50%左右的鄉鎮和25%左右的村開展活動,力爭在‘十四五’末,創建100個左右的自治區級以上的文明鄉鎮。2025年,在全區形成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學有榜樣、行有楷模、趕有目標’的濃厚氛圍?!睆V西自治區文明辦主任古曉峰說。(供稿:廣西文明辦 廣西日報 記者魏碧鋒)

【責任編輯:賈園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